第三百九十五章 这样的华夏,切莫与之为敌!(1 / 4)

作品:《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香烟?

诸葛亮不认识,但后世绝大部分人,都在张凡的特写镜头下,认出了那个被丢出窗外的东西,分明是一个刚抽了一口的过滤嘴香烟。

这里居然还特意给了一个慢镜,那支刚点燃的香烟在空中转了几个圈子,然后坠落向江水。

可是为什么要故意给个特写?

《典籍华夏》的镜头,从来没有一帧是浪费的!

很快,有人把答案打在了公屏上。

“看那个桥墩!”

“怒江大桥建设时,有一位战士,因为连续工作数日,身心俱疲,不小心掉进了水泥码头。”

“码头有十米高,里面的混凝土凝聚速度很快,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以当时的救援能力,已经来不及救援。”

“在场的所有战士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名刚刚还并肩战斗的战友,被永远封存在尚未建成的桥墩里……”

“为了纪念这位战士,还有其他为了怒江大桥的建设牺牲生命的英勇子弟兵,这座凝聚着牺牲战士血肉的桥墩,被永远保存了下来。”

“现在,汹涌的怒江上,已经是第三代的新桥。但这座桥墩却永远矗立在旁边,仿佛是一座特殊的纪念碑,世世代代,守护着怒江大桥,守护着新华夏的未来。”

“路过大桥的人们,选择用鸣笛的方式,向英雄致敬。鲜花、水果、饮料,都被自发的民众摆在这座纪念碑下面。”

“最初通行于这座军事通道的,是华夏军方车辆。所以,他们会点燃香烟,投向车外的峡谷,投入滚滚怒江,同样是对牺牲战友的一种缅怀和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