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五代十国往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519章 对辽金融战(2 / 3)

作品:《五代十国往事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对生产资料的严格管控,会严重迟滞经济的发展。

天福年间,随着石敬瑭不断地减税免税释放劳动力鼓励开荒等政策的颁布,出现了生产资料的严重短缺,于是,石敬瑭与时俱进,开放了农具的禁令,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

开放农禁,还不是最疯狂的,石敬瑭最疯狂的也是被世人诟病最多的一个举措,是开放了“钱禁”,即允许民间私造货币。

政府允许民间印假钞……这是表象,也是被人们误会最深的地方。

“钱禁”开放了半年多,就被宣告作废,重新禁止民间私铸。这也是被后世学者当做有力证据的地方,批评石敬瑭不懂金融,乱搞一气。

没那么简单。我们极有可能是冤枉他了。

在前文讲高骈搞崩溃西川经济的时候,提到了“短陌钱”,继而引申了部分金融学常识,例如“钱荒”。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快速运转,“钱荒”是必然产生的结果,而“短陌钱”就等于朝廷以政府信用为抵押,发行“影子货币”,凭空创造了虚拟货币。

随着天福年间的经济复苏,到了天福三年(938),“钱荒”的问题愈演愈烈。于此同时,契丹对后晋的经济盘剥也加剧了这一金融困境。

契丹在中原设置了“回图务”,掌管契丹与中原的贸易,相当于今天的外贸部的驻外办事处。在当时,外贸主要由政府牵头,主要是在边境地区,设置诸如“榷场”之类的特殊交易所,负责与外族贸易。

外族使团通常会赶着牛羊骆驼,带着外贸商品,在这类交易所中与中原商人进行贸易,特别是国家层面的大宗商品,中央政府以这种方式既能稳定物价,保护国内经济秩序,又能控制战略物资的流失,一举多得。

当契丹拥立石敬瑭建立后晋之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主导权从中原王朝手中丧失,改由契丹人主导。

契丹在中原境内设置回图务,是对中原王朝的经济侵略,严重影响了中原王朝的外汇管制,从而影响中原的金融秩序。使得中原成了契丹的经济半殖民地。

其负责官员名为“回图使”,后晋建立之初,契丹任命乔荣为回图使。乔荣原为河阳牙将,随赵德钧赵延寿父子投降契丹。前文提到过的闽国货物被后晋扣押,契丹无理干涉,命石敬瑭释放闽国使节,被扣的货物就由乔荣负责转运到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