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六章 打一棒子给颗枣子(1 / 4)

作品:《红楼御猫

大朝时,内阁的几位大佬基本上不会参与讨论。

很多时候,作为国朝的首辅大学士,周炯老爷子甚至多是闭目养神,连眼睛都不会睁一下。

但这位老人能历经两朝,从县官一直坐到二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眼力之毒,贾琮都得喊一声心服口服。

贾琮一条一条的念着卷宗文册上的名单,每念一条,就会有一人双股颤颤的跪下来请罪。

周炯看着殿外逐渐聚集起来的大汉将军,眼中既有痛快又有冷漠。

他对夏令行说:“变则意味着动荡,若是以前,京营仅堪够用,户部入不敷出,哪怕陛下怒火难抑,也会因顾全大局而退让。但如今……呵,书生造反十年不成,只要军中安定,便是半数士人举旗造反又如何?”

怎么会有半数士人造反?皇权下乡,又不是废除科举。

大夏的确有不少的士人黑心肠,借士绅之便把持乡里。可更多的读书人是真的将圣人之道当作人生信念,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信你看奉天殿上的文武百官,在皇帝揪住那些败类时,更多的人不仅仅是惊骇,还有极致的鄙夷。

投献等等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利益扔到一边,绝大部分的士人还是秉持着道德规范,在不影响自己得利的情况下,为乡间百姓提供了避税的便利。

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唯独朝廷不好的理念,就你黄毅特殊,地伱要,人家的命你他娘的也要。

猪狗不如的东西,我等圣人子弟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正如周炯所言,皇帝这一次表现出来的愤怒,以及他的打算,实际上已是足够的克制了。

他有想过借此事将贾琮的那份《大夏公职人员(吏员)公开招募考试管理办法》彻底推行出去,但他不得不承认,周炯的考虑是正确的。

作为皇帝,他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政治的妥协,有时候确实是必要的。

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先选择皇权下乡,随后采用贾琮口中的农村包围城市,在时机成熟后,全面推行吏员国考,将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的统一招募管理。

“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费科,曾借瑞安县令甘朝生之手,强征瑞安县治下良田五百五十亩,改稻为桑,设缫丝坊,以入海贸得利……”

扑通!

随着林老爷的表情由看热闹变成震怒,贾琮终于念完了手中的文册。

奉天殿跪了不下三十人,上至刘氏宗亲的镇国将军,及五寺之一的正三品太仆寺卿顾仲燕,下至从七品的工科右给事中程广济,涵盖皇室、六部、五寺、国子监、科道言官的庞大利益集团,第一次被皇帝点破了世人都清楚但没人敢说的利益链。

“刘恃,身为宗亲,不思为国效力,欺男霸女为富不仁,夺爵,贬为庶人,交由宗正寺严惩!”

“顾仲燕,治家不严,迁都匀司,贬为平浪县令。其族不孝子弟,主犯皆斩,从犯流放交趾为奴。”

“其余诸犯官,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审!”

“来人,将这些人全部拖出去,免得污了朕的地方!”

皇帝几乎是咬着牙说出的这些话,殿中文武无不躬身领旨,就连以往敢跟皇帝对喷的御史们都不再多言。

贾琮将文册默默的放进那口大木箱子,瞅到里面满满一箱的“江南土特产”,嘴角微抽。

老师啊老师,您还真是能忍,竟然早早埋下了这么一颗大雷。

一想到他的便宜老师这会应该已经到了乌斯藏,跟高原上的僧官土司斗法,贾琮就不禁升起无限崇敬。

徐晋,真国士也!

文能安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