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四十一章 老太太的谋划(1 / 2)

作品:《红楼御猫

改土归流之策是贾琮首次提出,当时不过是他用前世课堂上学到的粗浅知识,描绘了个大概。

真正完善这项政策的,是前内阁首辅文正公魏庆贺、现任首辅大学士周炯、英国公张岳等一众文武大佬。

不得不说,大夏的顶级武勋与内阁的大学士就没一个吃干饭的。

特别是通过科举一路杀出来的人才,他们不缺见识,不缺眼界,不缺才华。

贾琮唯一能够自傲的,就是前世的教育带给他的历史知识以及眼界的前瞻性。

按照内阁与都督府大佬多次推演完善,大夏版的改土归流是有一个总的指导性政策。

改流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其投献为上策,敕令投献为下策。制苗之法,固应恩威并用。

意思便是改土归流应采用恩威并施的方法,让土司主动接受实施改土归流为上策,以武力强行解决为下策。

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设立府县,添设军事机构,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推行义务教育。

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

元祐十年夏,朝廷借沐王府百年来的好名声之利,在云南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

消息传到广西与贵州,可以说如惊雷炸响,那些土司治下的百姓纷纷响应,想要与云南的少民一样,沐浴皇恩。

毕竟朝廷的田赋已经降到了几乎不计的程度,反而那些土司,还收着人头税、田税等等苛捐杂税,百姓们能吃一口青盐都是一种奢侈。

听说云南的那些土司已经接受了朝廷敕封的新官职,百姓们也不必再受土司们的剥削,孩童去了朝廷建立的公学读书,皇帝老爷还让官府赐予了贫苦百姓农具耕牛,新式的粮种,免税三年……

无论汉民少民,都是皇帝老爷的子民,华夏苗裔。

朝廷不会让大夏的百姓活得不像个人,皇帝老爷的圣旨已经明说了,他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要能吃饱穿暖。

土司们的高官厚禄,家世前程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大家伙在乎的不就是吃饱穿暖嘛。

于是乎,贵州广西的土司们,在抵制朝廷的同时,又一次开始了对治下百姓的镇压。

根据西南那边传来的消息可以看出,改土归流在云南的推行实施,百姓得到了实惠,贵州、广西的少民们开始了对土司剥削的反抗运动。

这个时候,其实也是那些土司们最容易被拉拢的时候。

要么跟朝廷一道为百姓谋福利,要么跟野心家一起螳臂当车……

当然,土司们不一定会觉得自己是螳臂当车,毕竟西南乱了几百上千年,历代王朝就是有过类似改土归流的政策,最后也都是偃旗息鼓。

时而归附拿些朝廷的安抚赏赐,时而造反跟朝廷谈谈条件……

估计在他们心里,朝廷这一回的动作,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吧。

皇帝也是越想越气,他已经给足了诚意,甚至有明旨传下,只要土司们愿意改土归流,只要有能力的,官升一级当个知府都不是问题,甚至还有世爵赐下。

可这些土司们不领情啊,竟然还在观望,跟东南、岭南的那些世家豪门勾勾搭搭,预备联合起来,抵制朝廷的各项新政之法。

“让柳湘莲去一趟也好,朕给足了他们诚意,可一个个的都还觉得只要他们闹的够大,朕就会半途而废,真是痴心妄想……”

史鼐在密奏中说的很清楚,史鼎已经跟广西的十几名土司有过接触。

按道理,这些土司要是心怀忠心,就会向中枢禀报,毕竟涉及造反。

可史家的小孩都千里奔波来京城了,官驿的速度还赶不上一个小孩?

“贾琮,史家那个小儿……”

“回陛下,臣已经将其安顿在了臣的侯府,旁人见不到他们姐弟。”

皇帝冲贾琮点了点头,好在这小子足够警惕。

“既如此,就让柳湘莲南下吧。不过这件事不能摆在明面上,朕丢不起这个脸!”

能不丢脸吗?

史家的族诛之罚,是皇帝亲自赦免的,只判了流放。

如今史鼎竟然打脸了皇帝,要与水溶那厮造反……

“正好黔国公大寿,让柳湘莲代朕走一趟大理吧。”

……

史家姐弟的回京,总算在皇帝这里过了明路。

贾琮从宫中出来时,已经是子时初,不过黛玉仍然醒着,拿着一本书在烛火下慢慢翻动。

“晚上少看些书,费眼睛。”

黛玉任由贾琮夺过她手中的游记,冲屋外吩咐一声,很快就有饭菜端了上来。

贾琮确实是饿了,虽说皇帝足够信重于他,可是史家这件事严格来说,是要诛九族的大罪,便是贾琮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头皮发麻。

好在史鼐这回总算办了件有脑子的事,知道轻重。

呼噜呼噜……

贾琮大口的喝着银耳莲子羹,扒拉着清爽可口的饭菜。

“外祖母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呼噜,呼噜……这事瞒不住,明早跟老太太说了吧。好在只是一个史鼎,史家二叔这回总算办了个人事。”

说实在了,史家这两位,贾琮都没有多好的印象。

能干出吃亲侄女绝户的人,他是真的看不上眼。

也不知史鼐这次是真心明白事情的轻重,还是有人在背后指点,反正他的那封密奏,算是让皇帝看到了他的忠心。

臣子可以蠢,但不能不忠,这是皇帝用人的第一要求。

“只要这件事处理好了,史家说不定还能起死回生。老太太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就看她老人家会怎么处置了。”

贾琮终究是姓贾,老太太才是史家嫡支长辈,由她来做某些事,更名正言顺一些。

……

“老婆子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临老了还要去操心这些破事。去给我喊你爹过来,让他派人,去岭南把给我把史鼎剁了喂狗!”

史家之前犯的罪,凭着她大兄史家老侯爷的余荫还有她这个贾家太夫人的面子,还能保得住史家的血脉传承。

可史鼎这厮,竟然要跟着水溶造反……

只要沾上造反这两个字,天王老子来了都保不住史家人的命。

老太太果然是又气又怒,双手都在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