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四十八章 没有不灭的皇朝(1 / 2)

作品:《红楼御猫

革新科举的事就像是捅了马蜂窝,饶是皇帝躲进了龙首宫,都没有办法彻底摆脱群臣的围堵。

特别是几位头发花白走路都颤巍巍的老孺,那是拼了一条命不要,都要在龙首宫大门前静坐。

刘弘有心想将这群人挡在宫门外,可刚起了这个心思,大夏门外就出现了一个令他头皮发麻的情景。

“你是不知道,这群大儒是真的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好说不成,我只是让龙禁卫拿着庭杖吓唬了一下,他们就抬着棺材堵在宫门外了。”

太子爷真是被弄得又气又想笑,大夏开国百年,臣子抬棺上谏的事不是没出过。

可那都是太上皇刚刚登基,权臣把持朝政,正义官员大儒为了对抗权臣,想让大政回归皇帝的正义之举。

没想到在他老子这一代,国朝又出现了同样的“盛景”。

这一次,抬棺上谏的目标换成了当今皇帝,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儒道在科举中的主导地位。

呃,这么说也不对。

这群老孺老臣子的初心没什么毛病,就是被人利用了。

“学阀为了垄断上升通道,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好在老爷子圣明,要不然真要在宫里饿死人,那麻烦可就大了。”

贾琮也是哭笑不得,有时候刀把子真不是万能的,至少在这件事上,宫中是处于被动地位。

他与刘弘站在远处的隐蔽处,遥望龙首宫门前那一圈的老孺大臣,两人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应对。

贾琮挠了挠脑瓜子,问道:“四哥,内阁有没有劝过?”

这话不问还好,一问刘弘就更愁了。

他苦笑回道:“别提了,周师傅第一天就来了,可没想到咱们的首辅大人直接被骂的掩面而去。你岳父林师傅也来过,差点就被打回去……”

嘶!

静坐抗议的人群中,年纪最小的都有六十多岁,还都是盛名在外的大儒名士。

内阁首辅?大学士?

敢毁了圣道?我呸!

贾琮已经能够想象到内阁几位大学士的无奈,估计除非是孔圣人下凡,谁来都不好使。

“我能理解他们的焦虑,但革新科举,为国聚材是绝对不能让步的。若今日国朝妥协了,那下一次呢?在这件事让妥协就会埋下一颗种子,今后但凡新政触动了他们的利益,都来一场抬棺谏言,本宫是不是也要继续让步?”

说话间,刘弘积压了好些天的戾气迸发出来,看向龙首宫门前的一堆人,忍不住露出了怒目与杀机。

贾琮自然是看出来了,连忙劝道:“四哥莫要动怒,还没到那个份上。我来想想办法吧……”

说实话,此时的他还没有想到什么好主意,但心中却也有了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嘎吱……

龙首宫的大门打开,不过走出来的不是老孺大臣想象中的皇帝。

内侍们抬着一桶的粥食以及各种饭菜,为首的正是一直伺候老爷子的戴权。

贾琮隐隐能听到大儒们对戴权不满的抱怨,还有戴权的陪笑劝说。

好在宫门前没有发生什么冲突,许是太上皇在民间的威望,或是老爷子当初对老孺大臣的优渥对待,亦或是他们本就饿得快受不住了,一个个都接过了圣人赐膳。

刘弘与贾琮几乎是同时长舒了一口气,还好,不会闹出饿死人的麻烦事。

“你能有什么好办法?这事可不是胡闹一通就能解决的,周师傅说,他们就一个诉求,吏员的招考朝廷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但科举不同。科举乃是抡才大典,唯有儒道经典,方可为朝廷挑出品性高洁、才华卓绝之人。”

儒道经典对道德的要求那是真没的说,贾琮也从不否认儒道在教人道德品性上的巨大贡献。

但若说教授人才能……

“这可不行,四哥应该也看出来了,孔孟之道历经千年,很多地方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特别是如今之世,诸国大争……”

“我当然清楚!”

随着刘弘监国的时间越来越长,对于国朝大政的了解也越来越清晰,他对于孔孟之道的尊敬没有消失,但对于八股取士能不能为国朝招募到贤才,能招到多少贤才已经不是那么相信了。

国朝的对外殖民已经拉开了帷幕,总不能派一帮儒生去面对夷人的枪炮刀剑吧。

他拉着贾琮离开了龙首宫,一边叹气一边说:“父皇说,其实他们维护儒道在科举中的地位,还有一点就是对士人地位弱化的担忧。”

这一次朝廷打算将算学在科举中的比例增加,下一次或许就会是工、商、农学等等。

董仲舒之后,儒道成为中原王朝最重要的显学,而如今以儒道为首的士人,还从来没有产生过如此大的危机感。

听到这话,贾琮总算向刘弘第一次坦露了自己的心思。

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左右查看看到附近没有他人后,贾琮才小声对刘弘说道:“四哥,他们的担忧便是我的打算。国朝不能只有儒道,诸子百家共放光芒,大夏才能万世永昌!”

西夷如何能突然从从野猴子变成强者,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大爆发才是根本。

中原王朝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之后,儒道从一开始的发展助力,逐渐变成了一副枷锁,锁住了天朝发展的道路。

这个时候,大夏需要一场思想的大爆发,譬如先秦时的百家争鸣。

“四哥应该也了解过西洋的文艺复兴,夷人就是靠着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大爆发,将他们的文化、科技推上了一个高潮。说句大不敬的话,西夷的那些皇帝国王,他们接受了这些思想,使得他们更具有侵略性。若咱们再继续沉浸于过去的辉煌,秉持天朝上国的理念,总有一天,我们会远远落后于西夷。而落后,就要挨打!”

天朝上国,既是荣耀也是枷锁。

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是贾琮最难以释怀的伤痛。

刘弘不可能理解贾琮对解放思想这件事的执念与担忧,因为此时的天朝就算有西夷的挑战,依旧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用一极多强来形容最适合不过。

但谁说多强中的某一个国度,会一直弱于天朝?

贾琮用了这么多的手段,才让天朝的君臣百姓终于愿意开眼看世界了,可天朝的君臣依旧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心态,对西夷极具侵略性的治国理念始终抱一种不过如此的态度。

这一点,贾琮很担心啊!

“四哥啊,伱还记得当初咱们的火炮打不过夷人的红衣大炮吗?”

刘弘心中一震,随即却是失笑道:“那都是过去了,西夷现在不也是求着来买咱们的火炮。”

贾琮一眼就看出了刘弘的心思,苦涩的说:“工部的能力我不怀疑,但四哥有没有想过,士农工商,工的地位之低,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当工匠们始终无法逾越阶层的打压,谁还会天天有心思琢磨更为先进的火器?毕竟那些东华门外唱名的进士老爷,一直拿鼻孔看他们。”

再者,工部所造的火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赶上并超越西洋,贾琮自己提供的图纸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若我不在呢?四哥觉得工部能在多长的时间内造出足以压制西洋的火炮火枪?十年?二十年还是一百年?”

别说一百年,就算是二十年,黄花菜都能凉透了!

刘弘被贾琮的一通劝说谏言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