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七十五章 携妻远行避风波(1 / 2)

作品:《红楼御猫

老圣人的离去,中枢的权力交接,代表着昭武时代彻底结束。

林如海出任内阁首辅,其后内阁、六部也作出了不少调整,最明显的就是大量少壮派官员晋封三品堂官,开始执掌权力,成为变法新政最忠实的拥趸。

而就在朝廷万象更新的时刻,贾琮却好像从众人视线中消失般,月余不见踪迹。

便是有心人跑去翰林院寻找,都没有看到贾琮的身影。

《高宗实录》,贾琮从未想过短时间内草草完成。

事实上无论是《太祖实录》还是《太宗实录》,贾琮在看完这两册实录之后,对其上的记录描述都不怎么满意。

就拿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一场场大战来说,总是寥寥数语的进行简单的叙述。

某某年某月某日,帝命某某攻打某地……阵斩十万,某某府光复……

太祖爷调兵遣将的过程呢?将帅是采用什么策略计谋呢?将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呢?其中百姓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喜悦呢?

实录实录,你不能只用草草数语就把后世百姓给糊弄了啊。

记录历史,吸取教训,然后再奋发图强。

这才是天朝历经磨难,依旧屹立历史长河而不倒的重要原因。

故而他决定换一个方式去记录历史……

起居舍人赵申是大半夜被贾琮从被窝里拖出来的,天一亮就就绑上了马车,在几名亲兵的护卫下一路出了西城门,最终在皇陵停下。

“你竟然要重现圣人的一生?这可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

别说还在懵逼状态的赵申,戴权也被贾琮的想法吓了一大跳,见过疯狂的,可没见过这么疯狂的。

若真按照贾琮的想法,他要走遍老爷子当初走过的所有州府,去重新记录每一场大战,去重现老爷子微服私访时查办的每一个贪官……

没个三五年甚至是六七年,那是绝不可能完成的。

这个在别人觉得不现实的想法,贾琮却是极为认真。

“戴公,我不只是为了编撰《高宗实录》,更是为了走出去看看,看看地方民情,为将来做准备。”

老圣人是个在宫里呆不住的人,南征北战打了大半辈子仗不说,他还曾数次下江南、入蜀地,微服私访的事也干过不少。

千万可别觉得老爷子真是为了享受,江南、蜀地,这是国朝最精华的两个地方。

跟着老爷子走过的路再走一趟,不仅仅可以从地方志中寻到宫中没有的特殊记载,还能看一看这些年各地的民生变化。

总是坐在京城,拍脑袋的制定国策,那是不接地气的。

经过贾琮的解释,戴权不但认同了这个想法,更是与赵申一同回忆,按照《起居注》中的记录,在舆图上给贾琮标注了老圣人去过的州府地方,并贴心的找来了一名内侍,准备让他跟随其一同出京。

被“禁足”皇陵的赦大老爷得知贾琮又要出门时,很想跟着一同离开。

可惜这些日子弹劾他的折子就没停过,皇帝老爷已经数次派人过来叮嘱过,让他好好呆在皇陵莫要去人前晃悠……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朝各大布政使司、都护府、宣慰司几乎都呈上了急奏,三千羽林化整为零,将他们当地反对新政的门阀豪绅杀了个七七八八。

经过有司粗略计算,从老爷子驾崩至今不过四个月时间,死在羽林郎手中的人已经不下两千了,而且数字还在飞快的增加。

这死的人一多,朝中的人就需要有个宣泄的途径。

皇帝老爷不能有错吧,老圣人又躺在了皇陵里,那还能找谁呢?

于是乎,赦大老爷就成了满朝文武宣泄愤怒与恐惧的最佳对象。

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就算拿弹劾的折子把勤政殿给淹了,那也不可能对贾赦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毕竟人家主动认罪认罚,官爵是撸了个一干二净,主动去了皇陵静思己过。

有太祖爷赐下的那块丹书铁券在,能做到这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爹,你就在皇陵好好静养,儿子不可能一去就是数年不回。我已经跟林姐姐商量好了,正好江南那边的义务教育推进的不错,她打算去巡查一番,儿子就借着这个机会,陪她去江南转转。”

公私兼顾才是最完美的,他们夫妻俩也正好可以暂时离开中枢,省的人家说林首辅权倾朝野。

贾赦又不是真的傻,贾琏即将回京执掌京营,妹夫兼亲家又成了百官之首,宫里还有个皇妃……

再让小儿子、儿媳妇呆在京城,皇帝、太子不介意,不代表朝中大臣没意见。

出去转转也好,等过上几年再回来,资历、阅历都没有破绽了,估计皇帝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给小儿子加加担子了。

……

出京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弄的差不多了,贾琮带着自己拟好的旅行讠……工作计划来到了勤政殿。

皇帝老爷自老圣人驾崩,精神状态始终没有恢复。

太子刘弘就一直在勤政殿帮着处理奏章,听到月余没怎么出现在宫中的贾琮竟然主动来了,好奇的传了他进来。

“伱小子总算出门了,快来帮我看看这些。市舶司的账目我算了好几次,每一次的数字都对不上号。”

可怜堂堂太子爷,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被东宫一众师傅狠夸的存在,竟然被一堆账目折磨的没了脾气。

贾琮将手中的旅行计划……工作计划交给了刘弘,顺手提起笔就开始整理市舶司的账目。

“啊!你竟然打算丢下我出去玩?”

一声尖叫,吓得贾琮的手一哆嗦,纸上就多了一道长长的黑线。

刘弘总算明白贾琮这一个月没露脸是在干嘛了,这小子竟然制定了一份“游玩”计划,准备将国朝的大好河山都走上一遍。

本宫堂堂太子爷都没这么潇洒过!

凭什么?不许去!留在京城给我干活吧!

可惜,刘弘最终还是向现实低了头,因为贾琮的理由很充足。

“我这可不是去玩,随着新政的推行,一直呆在京城是无法切身体会到国策实施的好与坏的。总要有人出去看看,我不去的话,四哥觉得谁能担当此任?”

宫中需要一双足够可以信任的眼睛,除了贾琮,刘弘想不到别人。

龙禁卫足够忠诚,但龙禁卫一群糙汉子,很可能都读不懂新政的各项政策。

至于朝中的那些文官……

算了吧,能不阻碍新政施行就谢天谢地了。

君不见,礼部左侍郎徐晋还苦逼的在山西跟那些银号、钱庄的人斗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