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早有所谋(1 / 2)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正文卷第九百五十二章早有所谋荀彧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考虑的事情,远比其他曹操的下属们要多得多,因为他现在必须要在做天子的掾属,亦或做曹操的掾属之间做出抉择,这两种身份以前并不矛盾,而如今随着曹操封公,荀彧已经无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了。

换句话说,荀彧可能是一众人中,看上去最洒脱,但其实是最不放不下的那个。

曹操掾属,天子近臣,荀氏族老,颍川士人代表,这几种身份交错影响,让荀彧在很多事情上无所适从,难以抉择。

如今他便面对着在曹操封公之事上,陷入了极大的纠结和不安中。

曹操若真的封公,便拥有了设立宗庙社稷的权力,而这套体系是游离于天子官员之外的,若荀彧接受了曹操任命的官职,便实际上等于是彻底背离了天子,站在了曹操一边。

而荀彧之前的所作所为,皆是为了尽力弥补天子和曹操之间的裂痕,这是出于荀彧自己的一丝幻想,也是出于他自己秉持的扶汉信念,然而曹操封公一事,彻底将之前曹操所有的遮掩,以及荀彧的努力和期望都撕的粉碎。

荀彧明白,曹操是要彻底和汉室决裂了。

这让荀彧极为痛苦,他不想看到这件事情便如此法发生,但偏偏他对于当前的时局无力扭转,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

但荀彧没有放弃过努力,在他看来,还有一线希望。

曹操选继承人。

在荀彧看来,曹丕绝对不能被选作为继承人,因为曹丕小小年纪,便暴露出了种种恶习,将来必然会将曹氏带向歪路,更兼其对汉室乃至天子皇后都毫无尊敬之意,屡次做出极为荒谬绝伦的事情来,这种人要是继承掌管曹氏,将会对汉室做出什么事情来?

而想相比之下,不到十岁的曹植年纪虽小,但知书守礼,言语得体,而且荀彧数次观察曹植言行,发现其对于汉室的看法,和曹操乃至曹丕都大不一样,换言之,曹植是有亲近汉室的倾向的!

所以出于种种因素考虑之下,于公于私,荀彧都会在继承人这件事上站在曹植这一边。

既然确立了目标,后面的事情便简单了,荀彧自忖自己对于荀氏还是有些影响力的,而荀氏作为颍川士人的带头人,只要能将颍川士人这块基本盘拿下,那支持曹丕的其他势力,将几乎毫无胜算!

然而出乎荀彧意料的是,在他所不知道地方,形势在渐渐发生着变化。

一是颍川士人的势力过于庞大,随着曹操地位的上升,已经自然而然的开始暗暗防备颍川派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