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二章 离别(1 / 5)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袁熙看着倒在地上的荀彧尸身,心内五味杂陈。

他先前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可能,但他鬼使神差地没有深思下去。

之所以如此,也许在袁熙潜意识中,并不想阻止荀彧的这种行为,因为如此做的话,反而是对其人格的侮辱。

荀彧来到寿春,一方面代曹操传话,另外一方面却要瞒着曹操为刘协尽忠,这无疑也是一种背叛,所以对于荀彧来说,唯一的选择便只有死,这便是所谓的求仁得仁吧?

袁熙蹲下身去,荀彧的身体因为服毒的痛苦而扭曲成一团,呈现出触目惊心的惨状。

袁熙通过华佗,也了解过这个时代的毒药,相比后世那种毙命速度极快的速效毒药,症状都大为不同。

这个时代无论是砒霜还是牵机毒,服毒者生前都要经过极为剧烈痛苦的折磨,死状极惨。

且这些天然毒物发作都不快,荀彧这个样子,倒像是提前服了部分慢性毒药,刚才又喝下了烈性毒药,内外催发所致,可见其早就不想活了。

他沉默地想要摆正荀彧扭曲变形的尸身,对方本来极为重视仪表,行走坐卧之间端正守中,行动间连衣服上都几乎没有褶皱,然而是什么勇气,让他选择了如此狼狈的死法呢?

袁熙伸出手去,将荀彧的眼皮慢慢合上,心道荀彧只怕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才用这种惨烈的死法,去向他心有愧疚的人的自证吧。

说来真是可笑,这个乱世之中,道德感越高的人,活的就越是痛苦,正因为他们的底线比大多数人要高,所以他们面对抉择的时候也更为挣扎纠结,就如同刘备一样。

反观曹操孙权这种人,因为利益目标极为明确,且对于手段的容忍度很高,反而是能没有心理负担的作出种种突破下限的举动,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容易克制刘备这种人,才更有机会活到最后,这可谓是异常讽刺了。

至于自己,到底是那种人呢?

袁熙眼带迷惘回过头去,看到伏寿被大乔扶起,勉力支撑着身子,对着荀彧尸身拜了三拜,其眼里同样是充斥着茫然,袁熙怕其多想,便出言安慰道“荀令君来之前,便已经存了死志。”

“他如此做,也算是对曹操,天子,天下,以及自己的良心,有個交代吧。”

春雨很快便下了起来,寿春举行了一场悄无声息的葬礼,将荀彧尸体安葬在了城郊的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