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隐忧(1 / 3)

作品:《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糜贞听了袁熙的话,心道夫君说是要休养生息,其实还不是要打仗?

袁熙看出了她的疑惑,笑道“打仗归打仗,控制在什么规模内很重要。”

“发动大军未必能达到目的,人数少未必办不成事情。”

“尤其是三韩百济那种多山地的地方,大军劳师远征,尤其是陆路,反而会把攻击方拖垮。”

“所以这次我采用的计策,是不战而战,要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最好。”

“具体情况,等军师回蓟城,商议好了我再安排商队要做的事情。”

他最后笑道“咱们先前的布局,没有浪费的,商队可能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呢。”

糜贞去后,袁熙思忖起来,心道这次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攻取百济三韩,不仅需要诸葛亮等人,可能还需要那位。

正好百济的地理位置,和凉州有不少相似之处,作为毒士,多少应该会有些思路吧?

袁熙称王的消息传遍天下之后,各方都以为即将要爆发大战了,尤其是曹操这边,更是在紧锣密鼓备战。

一时间邺城风声鹤唳,夏侯惇紧急调兵备战,之后看袁熙军边境调动频繁,曹操甚至亲自赶到邺城坐镇,以应对袁熙尽可能的进攻。

但直到整个夏天过去,袁熙那边除了做过几次雷声大雨点小的佯攻之外,都丝毫没有显露出兵夺取冀州的动向,曹操才醒悟过来,只怕是被袁熙晃悠了!

曹操之所以产生了误判,是因为现在双方情报能力的不对等。

自从程昱死后,陈群暂时接管了校事府,和袁熙那边的检事府对抗后,陈群才赫然发现,自己这边差着对方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人数就不是一个量级,整个天下,各种身份的校事府探子,总共加起来不到千人,但陈群估计袁熙那边的检事府探子,至少是己方数倍之多。

而且不仅数目有差别,从情报搜集的详细程度,到消息传递速度,甚至是渗透手段的广度深度,校事府都被检事府全面压制。

其归根结底,是双方投入的巨大差别。

曹操也不能凭空变出钱来,他发兵征伐的军费,到赐予功臣的封赏,以及供养士族官员的财货,都不是个小数目,即使他这两年打下了部分冀州和荆州,也经不住如此花费。

所以最后兜兜转转,留给校事府所用的经费,自然就有些捉襟见肘,受此限制,很多时候密探能做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而相比之下,袁熙那边的检事府手下不仅不缺钱,权力也要大得多,所以在很多时候,面对突发情况反应要快得多,这几年来两边交锋,将曹操这边的校事府压制的死死的。

甚至有些校事府的探子了解到对方待遇之后,竟然背叛校事府,带着情报叛逃过去的。

这下对于校事府更是雪上加霜,有些战事没开打,校事府这边就几乎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这还怎么和对方对抗?

于是情报战出现了一边倒的局面,体现在战争请报上,就是曹营这边整整被骗了好几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