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陛下真棒 / 章节正文阅读

第771章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1 / 3)

作品:《陛下真棒

大辽天子的诏令,令一干大辽文武臣工深感不安,甚至有臣子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奈何自打御驾亲征兵败之后,因为丢了大脸而有些社恐的大辽天子根本就不见臣属。

只是由着萧奉先去与一干臣工打擂台,萧奉先在陛下跟前自然要小心翼翼的侍候。

可是面对大辽臣工,那自然是要拿捏起他身为权臣的气度。

重要的是有了自己的结义好兄弟高璋的承诺,他萧奉先说话自然也很有底气。

再说了,宋国跟大辽和平了一百多年的光景,这就是实证。

宋国肯定没有与大辽交战的意图与决心。

何况宋国那边都已经主动地撤走出十二万兵马,现如今仍旧在陆陆续续的裁撤边军。

既然如此,难道我们一向都占在身理和心理优势上的大辽,还在担心那很喜欢讲仁义,讲信用的宋国来戳咱们大辽的腚眼?

而放任那些可以用来平定大辽国内叛乱的兵马继续坐看大辽国内糜烂不成?

谁要敢站出来支持这样的官员,本王就有理由怀疑你特娘的是不是女直的奸细,或者是乱党的同伙。

一干大辽朝臣虽然甚是不爽,却也无可奈何,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萧奉先这个奸佞之臣的这番分析,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大辽面对大怂,一直都在身心上保持着强大的优势,哪怕是那河套败给了宋国。

据说也是因为自己大军内部先发生矛盾,指挥权不明晰而导致的惨败。

所以,区区一场小挫罢了,倒也不值得去过多的考究,反正大辽铁骑无双。

倘若那宋国当真要趁大辽平定内乱之机北伐,诸边镇州县只需要稳守城池,到时候铁骑一至,宋国的渣渣兵不第一时间抱头鼠窜才怪。

如此一来,反对的声音虽然还是会有,但是反应却都并不强烈。

#####

而就在辽国将那宋辽边陲的边军抽调向北的同时,大宋河北之地,已然趁着冬天的枯水季节展开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修缮加固黄河两岸堤坝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