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横刀十六国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二十七章 出(2 / 3)

作品:《横刀十六国

李跃当年在黑云山也是如此。

幽州胡夏杂居,民风剽悍,说是避难,实则是一个宗族的人提着弓刀出去谋生,中土两三百年的乱世,让他们养成了杀人放火的习惯。

平时在中土就是半民半匪,在中土之外,没有官府限制,更加肆无忌惮,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在乌候秦水、乐水建立村寨,驱赶当地的契丹、库莫奚部族,占领他们的草场。

读着读着,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自己一直在思索如何彻底解决草原问题,灵感不就来了么?

汉匈大战,轰轰烈烈,击败匈奴,又出现鲜卑,而历史上鲜卑融入中原后,又出现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

朝廷出兵再多次都没用,打赢了也占不住。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这些流民顺着河流往北杀,给李跃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草原虽然广阔,但其命脉却是河流。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水草。

只要以坞堡占据草原上的主要河流,就等于掐住了草原的命脉,游牧部族永无翻身之地。

果然,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

旱灾极大的影响了中原河北,百姓纷纷前往辽东和漠南避难,使得梁国对燕山以北以东区域的控制进一步增强。

从地域上,草原可以分为五部分,东部大鲜卑山,中部沙漠戈壁,南部漠南,西部金山,北部为漠北,纵横万里,疆域辽阔。

除了中部不适宜游牧,其他区域都是水草丰茂之地,还盛产金矿。

金山山脉崛起了突厥,漠北崛起了柔然、高车、丁零等部落,漠南从为匈奴人牧场。

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鲜卑山区域,也就是后世的大兴安岭,鲜卑、契丹、蒙古等草原部族都在这片区域崛起。

一个优秀的将领必然精通地理,同样,一个优秀的皇帝,对地缘有极深刻的认知。

无论古今,地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为什么拓跋什翼健能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梁国?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大鲜卑山西面的草原。

骑兵随时南下,随时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