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朱祁镇最逆天操作气死祖宗。悲催朱棣,徐妙云:殿下你要揍谁?(1 / 2)

作品:《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寿宁宫偏殿之中,身上又多了几道鞭痕的朱棣,眼睛不由的一亮。

觉得自己心中出现的这个想法,非常可以。

自己这个做朱祁镇畜生的太爷爷,都被这畜生拖累,被父皇抽了鞭子。

那现在,自己这个当爹的,动手揍一顿高炽这个做那畜生爷爷的,也很合情合理。

嗯!

就这样做了!

反正高炽这胖小子已经几岁了,身上的肉还厚,揍上一顿也抗的住!

一念及此,还没有揍到朱高炽身上,朱棣就觉得心中念头通达了不少……

京城,燕王府之内。

朱高炽正在这里对着一笼小笼包,甩开腮帮子猛吃。

边上已经放了三个空了的笼屉,他吃饭的速度也没有放下。

朱高炽虽然年岁不大,但胃口是真好。

边上的燕王府徐妙云,看着一身肉嘟嘟的胖儿子,满脸都是慈爱。

自己这个儿子,可谓是命运多舛。

出生时难产,自己差点就因此而送命。

这个儿子,也是因此体弱多病。

几次都差点活不下来。

好在后面逐渐恢复过来了,而且巨能吃。

小时候,一个特奶娘都不够,需要两个才能供得上他。

对于这个转变,徐妙云自然是非常的喜欢。

唯一令她心里有些不舒服的是,自己的夫君,因为当初难产的事,而一直对高炽这孩子看不顺眼。

对待老二比对待老大都要好。

不过,这些年来随着老大逐渐长大,这种情况倒也有了一些改观。

“炽儿,慢点吃,不够吃了还有,没人跟你抢。”

燕王妃徐妙云伸手在自己儿子圆滚滚的脑袋上摸摸,又伸手在他圆滚滚的肚子上摸摸,满脸的慈爱。

对这个儿子,她是真的怜惜。

“嗯,嗯,知道了娘。

这……这里的小笼包真好呲……”

周岁不到五岁的朱高炽,腮帮子鼓鼓的,下巴上面还带着一些油脂。

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还一边不忘咀嚼。

活像是一个小仓鼠。

“好吃你就多吃点。”

徐妙云拿起手帕,给朱高炽擦拭一下下巴,笑着说道,很是温柔。

看着自己的这个长子这样吃饭,只觉得他吃的真香,比自己吃都香。

“嗯,嗯。”

朱高炽连连点头。

“娘,你真号。”

一边说,就又弄了一个包子送进嘴里。

结果,这才刚吃了一口,就忽然停住。

整个人都显得呆愣愣的。

“炽儿,咋了?可是噎到了?!”

徐妙云瞬间着急起来。

忙一把揽过朱高炽,并伸手在朱高炽的背上拍打。

“没有,娘,没有!”

被徐妙云在背上拍了两巴掌,朱高炽这才说话。

在被徐妙云拍打背部的时候,他还没有忘记,将自己口中的包子咽下去。

一点都不浪费。

听到朱高炽说这话,徐妙云这才长松一口气。

提到嗓子眼的心,重新落下。

刚才这一下,将她给吓得脑门子上都出冷汗了。

徐妙云不止一次的听过,有人吃饭被噎死的事。

自己这好大儿,要是真的因为吃饭,有了一个好歹,那她才真的要哭死!

“不是被噎到了,那你刚才是咋了?”

徐妙云忙询问。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忽然很害怕。

总担心有人打我!”

听到朱高炽这样说,徐妙云的目光为之一凝。

看看自己这因为害怕,连剩下的小笼包都吃不下去的好大儿,徐妙云的眉头都拧了起来。

“炽儿不用担心,不会有人打你的,你不要怕。

有娘在呢!

我看谁敢打你!”

女子虽弱,为母则刚。

更何况,燕王妃徐妙云,还是徐达这位大将军的长女!

不论是手腕,还是其余方面的能力,那当真是没的说。

当然,她这个时候也只是这样随便一说,安慰一下儿子而已。

并不觉得,有谁真的会打自己的好大儿。

母后的病情峰回路转,父皇等人心情都是极好。

最近又在为市舶司、征伐倭国等事情进行忙碌。

在大明,可以揍她儿的人,说一个巴掌可以数的过来,可能有些夸张,但两个巴掌能数过来是一定的。

而这些人,也都不会揍炽儿。

所以徐妙云迅速的一番思索,很快就想到了事情的真正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极大可能是随着燕王就藩北平,京城这座府邸长时间不住人,可能有些不太干净了。

小孩子儿,对于一些看不到的东西,最为敏感。

所以徐妙云马上就决定,找些和尚或者是道士,来宅子里做上一些法事。

驱驱邪。

按说这事情,找道衍大师来就成,毕竟专业对口。

但徐妙云觉得,还是其余的人比较好。

道衍大师虽然佛经这些也能张口就来,不少上面还很精通。

但就徐妙云对道衍的了解,这位道衍大师在出谋划策,还有其余的事情上都强,在驱邪之类的事上……还是算了。

这上面他,能力不够纯熟……

这倒也不是徐妙云小看了道衍,实在是她所了解的情况,让她在这事情上,不敢多信任道衍。

而得到徐妙云的安慰之后,朱高炽显得心安了不少。

片刻之后,再一次开始吃起了小笼包……

……

寿宁宫偏殿里,还在这里盘算着回去揍朱高炽的朱棣,完全不知道燕王府里,都发生了什么事。

也不知道,等到他回去动手揍朱高炽这个好大儿的时候,将会遭遇什么。

他这个时候,只想着揍朱高炽一顿,出出心中恶气。

“其实朱祁镇这家伙,完全被石亨,徐有贞,曹吉祥这些人当猴耍了。

因为在正月十六的白天,于谦等人,经过一番的商议之后,已经达成了共识。

那就是重新立之前被,废掉的皇太子朱见深为皇太子。

就连奏章这些,都给写好了。

只是因为写好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没有办法再送到朱祁钰那里去。

再加上朱祁钰已经事先宣布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七,召集群臣议事。

所以这写好的奏疏,就没有往上呈送。

觉得不过是多等一夜,几个时辰的时间而已,并不妨事。

哪里想到,当天晚上石亨这些人就动手了。

于谦,王文等诸多人,因此而死亡。

在这个事情里,说起来,孙太后,以及朱祁镇,就是彻头彻尾的傻蛋。

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动手。

只需再等等,皇权就可以顺利的交到朱见深的手中。

景泰八年,朱见深不过八九岁。

哪怕是接了景泰帝朱祁钰的皇位,也无法真正的掌权,无法亲政。

那么这个时候,谁最能对其进行辅佐呢?

无疑还是朱祁镇,这个做亲爹的太上皇。

这样的话,大明将会少死上一大批人。

不论是从哪方面来看,都不会那样的血淋淋

可这两个蠢蛋,还是同意了石亨等人的行动。

这次的夺门之变,说起来,只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一批心术不正的人,为了获得权力,泼天富贵,为了一己之私,所进行的投机取巧罢了。”

随着韩成声音,再一次的响起,对于夺门之变,朱元璋,朱标等人知道了更多的内容。

同时,对于孙太后,以及朱祁镇的愚蠢,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它娘的!也不知道这两个蠢货,在知道了这事情之后,会做何感想!

会不会被他们自己给蠢死!!”

朱元璋气的大骂。

一想到于谦那样的一位人物,大明的脊梁,大明的长城,就这样的死在了一群自私自利,一群鼠目寸光的人手中,朱元璋就气脑仁疼。

“夺门之变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这些。

朱祁镇成为皇帝之后,杀的不止于谦。

内阁首辅,大学士王文,还有很多景泰帝时期的重臣,近臣被杀。

这些人,都花费了很多时间,才最终成长起来的。

被历史证明了,能力远超石亨,徐有贞等人。

结果却都被斩杀。

等于说是,景泰朝的那些精英官员,大部分都被处死了,石亨等这些歪瓜裂枣执掌了大权。

而朱祁镇经历了土木之变,瓦剌留学,南宫关禁闭,心性逐渐扭曲,也认清了很多的现实。

但水平终究还是有限。

所以在朱祁镇登基,改景泰为天顺之后,才被稳住的大明局势,又一次开始迅速下滑……”

房间内的几人,呼吸又一次为之加重。

“狗贼!真他的娘的狗贼!!

咱大明出现这样一个后代做皇帝,真倒了他娘的八辈子血霉!!”

“除了这些,这畜生还有没有做别的蠢事?”

朱元璋大骂之后,望着韩成询问。

他今天是豁出去了,就是想要看看,朱祁镇这玩意到底有多愚蠢,能弄出多少令人不齿的事情来!

其实在问出这话的时候,朱元璋基本上已经确定,朱祁镇应该是没有别的荒唐事了。

毕竟一个人,哪怕是再愚蠢,再该死,总归有些限度。

总不能从头到尾,一直愚蠢下去。

朱标,朱棣二人也都差不多。

觉得朱祁镇这畜生,做出来的畜生事已经够多了,应该不会再有了。

哪怕是有,那至少也比不上土木之变,为敌叫门,斩杀于谦等事情。

不会比这些事,更令人上头。

可接下来,韩成的回答,却让他们明白了,永远不要小看一个人的愚蠢和可恨程度。

有些烂人,那是真烂,烂到骨子里的那种!!

“有,而且,他做出来的烂事,还让人异常上头。”

韩成的一句话,就将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给听得愣了愣。

竟然还真的有?!!

而且,听韩成说话的语气来看的话,朱祁镇做的这事情,还非常过分。

甚至于,不亚于之前的土木之变,为敌叫门,以及斩杀于谦。

这……到底是什么事?

哪怕是朱元璋,朱标,朱棣这等存在,这个时候也全都懵了。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朱祁镇到底还能在什么事情上作妖。

做出这等人神共愤之事。

韩成看了他们三人一眼道:“接下来的事情,同样有些刺激,你们三位做好一些心理准备。”

一听韩成这话,朱元璋三人心中,都是不由的一沉。

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不然,韩成绝对不会这样郑重的,对他们进行提醒。

到底是何事,才会令韩成说出这话来?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又长长的吐出来,望着韩成道:“好了,说吧,咱准备好了。”

韩成见此,便开口道:“朱祁镇成功复辟,再度成为皇帝之后,逮捕并诛杀了,于谦等众多的景泰朝中重臣。

然后,这家伙在京城的智化寺,祭祀王振。

对,就是那个被朱祁镇引为自己的诸葛卧龙,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并在御驾亲征的过程里,各种骚操作不断,硬生生的害死大明二十万精锐兵马,给大明带来了亡国危机的太监王振!”

“他娘个腿!!!”

韩成话音刚落,朱元璋的血压,蹭的一下就蹿了起来。

朱标,朱棣二人,同样是好不到哪里去。

“这……畜生真的对王振进行祭祀了?”

朱标显得极度不可置信的,望着韩成再次询问,进行确认。

哪怕是韩成已经说了出来,朱标还是觉得有些不真实。

觉得像是在开玩笑。

韩成点头:“确实是祭祀了。

而且,不仅祭祀了,在天顺三年的时候,还专门为王振立碑,写碑文,塑像,用来铭记这个死太监。

在碑文之中,朱祁镇对王振这太监,毫不吝啬的,进行歌功颂德。

那叫一个主仆情深。

若是不知道王振做出来的一系列烂事,只看朱祁镇的碑文,那王振,绝对是朱祁镇的诸葛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