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真是讨论剧本(2 / 4)

作品:《宝岛1992,从四小天王开始

虽然徐克跟他同列,但在当初的新艺城,黄百鸣可是徐克的上司。

而且,黄百鸣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电影人。

徐克跑到他的电影公司下面工作,黄百鸣不插手他的电影拍摄才怪呢!

“有没有兴趣跟太平洋合作?

你知道的,我虽然是制作人,但从不插手电影的拍摄。

你如果来太平洋这边,拍片自由这方面完全不用担心。”

陈启明停下脚步,看向徐克。

“这……”徐克苦笑了一声,“大佬,你如果早两天跟我说这事,我也就直接同意了,现在……”

“什么意思?”陈启明心中一沉。

徐克一脸苦笑:

“向老板牵头,打算让我跟李连杰合作一部跟《青蜂侠》类似的英雄主义电影。

另外还有一部翻拍上海滩的戏!”

顿了一下,他看向陈启明,“要不,我跟向老板那边说一下,让你插一手?”

“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陈启明摇摇头。

在香港待的时间久了,陈启明也摸索出了各大公司的一些情况。

表面上,嘉禾是最难相处的公司,霸道且喜欢吃独食。

但从院线的角度来看的话,永盛其实才是最难搞且最让人讨厌的公司。

两面三刀。

这是陈启明给这个公司的称谓。

因为公司规模大,旗下签了片约的演员多,刘德华、周润发、周星驰、李连杰等一众在香港拥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都在这里。

这导致永盛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

在全香港所有电影公司中。

永盛与院线的分成比拟是最高的。

在院线独立承担宣传的情况下,他们的分成还占据着六成之高。

之前,刘德华那部《烈火战车》便是如此。

虽然这部戏太平洋赚了,但赚的钱着实很少,只相当于一部两千万票房的电影。

另外,在投资电影这块,永胜也非常霸道,他们一般不接受院线投资。

嗯,这对院线来说非常难受。

特别是这几年,经济开始萧条,就全靠接电影上映,不投资的话,真赚不了什么钱。

让陈启明去求着与永盛合作,陈启明是不愿意的。

所以,他并没有放弃徐克,而是斟酌了一下,说道:

“其实你如果没跟永盛签协议的话,可以考虑一下我这边的。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吃独食的人。

如果跟我合作,我会适当的让出投资份额给你!”

陈启明的话对徐克冲击很大。

让他忍不住沉思了起来。

投资份额,这对徐克的吸引力绝对是非常大的。

这是他一直期望的。

这几年,徐克在香港名气很大,是顶级电影人。

但没人知道,他其实也不过是个打工的罢了。

他的电影,最开始来自于新艺城,后来在嘉禾的支持下成立了电影公司工作室。

当时他的想法是要赚大钱了。

结果,结果却差强人意。

几年下来,他制作的电影,他个人根本占不了投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