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渡行(2 / 3)

作品:《修仙: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只知他离开一寺,又至一寺,三月时间,踏遍京城各大佛寺。

最终,佛门之力,被其整合,各寺高僧以他为表,上各大道观论法辩经。

这一辩,整整三月,道释二门九次论法辩经,渡行一人便胜三位真君,释门力压道门,大获全胜。

随后,渡行入宫,代表佛门,相助少年天子,除权臣,斩奸佞,重整朝纲,重振国势。

助宪宗重掌朝纲之后,被封为“圣僧”的渡行大师又率佛门各寺高僧与十方佛众云游天下,降服各地肆虐横行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

寰宇随之一清!

宪宗亦在佛门大力支持下,施行新政,重整山河,终得中兴大治。

可以说,没有渡行圣僧,就没有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

可就在数年前,统领佛门,支持天子的渡行圣僧,却突然宣布闭关,从此消失无踪。

没了渡行圣僧,英明神武的宪宗皇帝开始胡乱施政,各种昏招迭出,使得局面急转直下,好不容易重整起来的江山,再见逆乱。

就连佛门内部,都因为门户之见,香火之争,开始分裂,甚至相互倾轧。

就连这位“无花”大师,都与他一起被赶出了京城。

如果说,现在还有谁能够力挽天倾的话,那一定是渡行圣僧无疑。

可是渡行圣僧在那里?

梁萧不知道。

他问过很多人,包括连同为佛门高僧的无花。

但无花表示自己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这让梁萧深感绝望。

他多么希望渡行圣僧能够归来,劝解他那丧心病狂,已近疯魔的父皇,或者干脆和他一起,像当年支持他父皇一样支持他重整山河。

他保证能做得更好。

然而,然而……

“渡行圣僧,你究竟去了哪里?”

梁萧摇了摇头,瞥眼向外。

但才瞥一眼,他就怔住了。

只见马车之外,道路两旁,一片金光璀璨。

稻穗稻穗,金黄的稻穗。

道路两旁,尽是田地,田中种植的稻谷已然成熟,金黄的稻穗被饱满丰硕的压弯了腰,放眼望去犹若一片金色的海洋,晃花了梁萧的眼目。

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

对于生长在深宫之中的他而言,这等农桑之景是极其罕见的。

更不要说……

“停下!”

梁萧惊醒过来,急忙叫停马车。

再看无花,此刻亦是凝望窗外,注视着连绵成片的黄金稻田,微微蹙眉。

“大师,走,下去看看!”

车夫停下,梁萧招呼一声,直接就下了马车。

无花见此,也未言语,随着他便来到了田中。

“大师,你看,这稻谷!”

梁萧看着眼前金黄颜色,饱满丰硕的稻穗,有些激动的伸出手来,扯下一株,剥开外壳,将几颗犹若白玉,圆润饱满的米粒放在手心之中,再倒进嘴里咀嚼起来。

“这米……”

“不是普通的米!”

“内中的精气养分,明显要高出寻常稻米!”

“还有这产量,我博览群书,也看过不少农本,一般稻种亩产最多一二百斤。”

“现在这亩产多少,一千斤,还是两千斤?”

“这就是文气事农之法吗?”

“不不不,文气事农,前人也曾做过,甚至大灾之年,还有大儒舍生取义,耗尽一生修为催熟田中粮种,但增量并不多,他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他做了什么特殊改创?”

梁萧抓着稻谷,又惊又喜,时恐时怒,看来有些疯癫。

无花见此,却未多言,因为他也是一般讶异。

就在此时……

“喂喂喂,你们干什么的?”

一声叫喊传来,听得两人一怔,回首望去,只见一名老农扛着锄头奔了过来。

老农看着梁萧,见他踩在田中,手里还扯着一株稻穗,顿时怒起:“好啊,伱敢偷东西,走,跟我去见官!”

说罢,就要上前拉住梁萧。

“放肆!”

梁萧未动,反倒是一旁的马夫厉喝出声,一掌便向老农打去。

老农哪里见过这等阵仗,眼看就要被对方打中。

“阿弥陀佛!”

关键之时,一声佛号,金色佛光流转而过,将那马夫掌势化消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