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事下官已有计较(3 / 4)

作品:《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要是他下辖几州府能多出几个这样的厉害人物来,他还怕流民闹事吗?

本着体现朝廷关怀的院子,毛志文就说道了官府可大开粮库的事儿,这样可以为赵家这等大大的良民减轻一些负担么。

毕竟京城都已经有旨意下来了么,地方上一切以稳定难民为主要,各县都可以加大开仓放粮的力度,尽可能的截留流民。

只是他刚刚有意提出这事儿的时候,就看到列席的陈州府的通判在向自己递眼色,毛志文就又按住了口儿,同时心里重重的打起鼓来。

该不会陈州府的粮库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吧?

从此这场议事就没了滋味了。

好不容易等一群人散去,毛志文忙使人叫来江哲,询问是何因由。

“大人有所不知。鄙府太守大人素善理财,每每于青黄不接之时粜米贷货,而夏粮丰收之时再籴米入仓。不料今岁碰上了这场大水……”

毛志文一屁股跌回了椅子上,“你是说只府库粮米,还是全部?”

“常平仓、义仓皆在内。”

“那各县粮仓呢?”

“亦是如此。”

江哲脸色有些羞赧,停了几秒钟后小声的说:“据下官所知,商水、项城、沈丘三地抚慰流民难民之米粮,皆出自赵家粮仓。”

“打了欠条了。”

明伦贪财好利的性格这两年表现的是愈发突出了。但各县知县没谁敢跟他过不去的。通常都是明伦身边的随从拿着一张条子就把粮仓储米尽数提去,高价卖出低价买回,一来一回总能得取不少利润的。

而且他们还经常干出好米拿去陈米还回的事情。

各县都是打落牙齿和血吞。谁叫人家知府大人的来头太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