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细中求细,精益求精。(1 / 3)

作品:《我一个国家队,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多的我也不多说了,各位都有自己的视角。”

在仪式后,放映前,李景霖做出了最后的讲话。

讲话的内容完全不掺水,满满的干活,并且简洁利落。

“各位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便是以各自职业的角度去观看,尽可能的去挑刺。”

“不要怕挑刺挑的内容会影响进度!会让作品大改!我只怕各位挑不出来问题!”

“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要多刻薄就要有多刻薄!”

说完后,便点点头。

示意着播放开始。

而听闻了李景霖的这些话,周围的这些专家,也浑身一凌。

可现在,田所似乎更加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对李景霖有这样强烈的“敬佩”之心。

几乎能够达到七個小时!

将整个敦煌的历史文化与脉络,以一种简介的形式高度概括,浓缩在这七个小时之中。

敦煌文化研究院的田所,此时看向李景霖的目光,就十分的复杂。

坏消息是。

才能让李景霖的作品,远看,是一副令人一眼沉迷的话,近看,是细节满满,充斥一切可探究元素的另一个微观世界。

虽然李景霖将自己的姑娘训斥的心情低落,连着沉默了好几天。

再到后面,一步步看着李景霖带出了两个神仙学生,建立首个专业博士点,推动着小提琴演奏音乐行业的发展。

一开始,是听闻圈内裴老对李景霖的高度赞扬,旋即便是又被李景霖的音乐作品所折服。

直到亲自与李景霖产生交互——自然也有自己拿那不懂事的姑娘顶撞李景霖的事情。

那便是细致。

这些作品的质量肉眼可见的在不断提升。

对自己手里接过的作品,李景霖的要求从来都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的那般细致,甚至细致到了一种偏执的程度。

但田所却仍然十分感谢李景霖,并且佩服李景霖。

他把原本只针对自己的这种要求与习惯,带到了大型项目的工作要求之上。

哪怕是自己对学术的钻研,其细致程度,和李景霖相比,仿佛都弱了一丝。

极致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的细节要求。

正如李景霖要求的那般。

好消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