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沙俄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章 痴人说梦(3 / 4)

作品:《奋斗在沙俄

历史上三元里抗英斗争中,大雨滂沱里英军派出的就是使用贝克式击发步枪的连队前往解围。这在几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在拿破仑时代,遇上大雨那燧发抢是完全歇菜,大家伙就用刺刀肉搏吧。

讲真的,俄国在这方面落后得不是一点半点,老旧的燧发滑膛抢依然大行其道。使用火帽的击发前膛枪都是微乎其微。整个国家的军人都活在1812年,拒绝在前进一步。

这直接导致所有的新技术在俄国的应用少得可怜。李骁在圣彼得堡在莫斯科在图拉都找不出几家能够供应充足火帽的工厂。圣彼得堡周边仅仅有几个枪械爱好者开办了微型作坊生产一点少得可怜的火帽,其供应量别说748团了,只够几个贵族偶尔打猎消遣的。

这让李骁就无比蛋疼了,就算他和米哈伊尔公爵合资的枪厂能生产出新式步枪,但子弹怎么办?难道从英国和法国进口边缘发火弹和针刺发火弹使用?

这肯定不现实,毕竟几年后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可是直接站在俄国的对立面,怎么可能一边打仗一边向俄国出口子弹的。

所以搞定子弹生产线就非常有必要了,机械设备和技工暂时可以从外面请,这个戈尔恰科夫家财大气粗,只要能说服列昂尼德就可以摆平。

真正的问题还是之前提到的那个,究竟哪种子弹更适合俄国的国情呢?这种新式子弹必须生产技术简单,适合落后的俄国组织生产,但同时也必须足够先进,不能用那些纸壳金属底火的便宜货凑合,因为过几年就会淘汰,而且容易受潮影响性能。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足够便宜。毕竟铜并不便宜,算是贵金属,这年月以俄国的财力,全面普及铜壳弹分分钟就能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