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伯,别这么说,你和大娘这些年没少帮我家。我和弟弟谢还来不及呢?还有我家的田,我们姐弟肯定是自己种不了,我想让大林伯你们家先帮着种两年,给我们一些粮食就行,我们姐弟吃的不多,粮食也不要多少。还得麻烦大林伯帮忙。”

“应该的,应该的,放心吧,田里的事情,你别担心,大林伯帮你办好。”刘大林可没有想过要两个孩子的粮食,交给别人种,他不放心,到时要不给粮食,又要扯皮,麻烦的很。还不如他种,到时四分之三的粮食给姐弟两,其余的自家留着,就当是工钱,免得孩子们和媳妇儿心里不好过。

刘大林的动作很快,找到木材,送到自家三弟家里,“老三,帮忙给甜甜姐弟俩做扇结实的院门,没工钱啊。你帮个忙。”

在院子里面刨一根桩子的刘三林,瞟了一眼木材,没有丝毫犹豫,“肯定不能要工钱,还用说啊。木材不错,放着吧,我两天就能弄好,你帮着两孩子找把结实的锁,安在外面的,得结实些的,里面我把门栓弄的结结实实,保管安全。”

“有数就行,外面的锁我去弄。”

哥俩说了一会儿话,才散。

刘甜甜家里,已经忙碌开来,围墙已经开始在建,不少人都是来帮忙的,石头是在周围捡的,为了安全,刘大林要求大家给建两米高,这样安全一些。帮忙的村民都理解,大部分还是淳朴善良的,英雄的孩子他们愿意多帮衬。

“大爷叔叔哥哥们,歇会儿在砌,喝口热水。”刘甜甜在家里给大家做饭烧热水,每顿都是窝头,主食一般,但是菜不错。刘甜甜每天都会做打猎套两只兔子或野鸡什么的。

用这些炖土豆或者炖榛蘑,吃的大家满嘴流油,个个都竖大拇指,小小年纪就有功夫。

“甜甜,放在石磨上,我们渴了自己过去喝,放心吧。”

说话的是本家的一位叔爷爷刘竹林,为人豪爽,又是打猎的好手。

“好嘞,茶碗洗过的。”

交待一声,刘甜甜就回屋做饭,每天她就供一顿早晚饭。早饭都是吃过以后再来的,下午三四点在她这儿吃顿晚饭。一天两顿饭,刚刚好。

“姐姐,我来帮姐姐洗菜。”

她泡了一点干豆角,打算等会儿炖在野鸡里面,多炖一些。“好啊,我家瓜瓜会帮姐姐了。”

“嗯,瓜瓜厉害。”瘦的皮包骨,但是精神头还不错,比刘甜甜刚穿越的那两天要好了很多,人也活泼了些。不再整天叫嚷着要娘,已经习惯和姐姐在一起,才短短几天,孩子的适应能力还是很强滴。小家伙小名瓜瓜。

最近两天,瓜瓜也比以前勤奋很多,练武坚持的时间也比以前长了十分钟。没事的时候,刘甜甜还教他投掷石头,练习射击,为以后打猎做准备。再过一段日子,就做个弹弓给他练习准头。

她没有想着要给部队提什么要求,她不想自己堕了英雄爹的名声。自己不提什么要求,只是要拿回来英雄爹的全部遗物,这些以后留给弟弟瓜瓜,教育他做个好人。相信应该是原主爹娘所希望的吧。

她既然占据了这幅身体,就有义务帮忙养瓜瓜到十八岁,尽量让他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心有良心的人。不要性子长歪,自己在这里也没有别的亲人,只要瓜瓜不长歪,以后她也有个亲人能陪伴她,其实她很渴望亲情,渴望被温暖包围。家里的围墙和院门已经全部弄好,围墙建起来没有花钱,只有院门的木材是要给钱的。刘大林已经帮忙给了,刘甜甜也还钱给了刘大林。只是外人不知道,都以为姐弟俩身上已经没钱。

大丰村所处的地方,不算偏僻也不算地势好,一年四季地里的那点出息,刚够吃的,剩余的粮食不多。建国也就堪堪几年,百姓们的生活刚刚安稳几年,没有旧社会的苛捐杂税,日子也过得不算太差。有些懒鬼家里除外。

现在正是春耕,人家帮她家建围墙,也是不容易。刘甜甜在后面想着自己能不找人帮忙是最好的,她家还有五分旱地,她想着自己要种些什么,菜园是在后院,她已经开始育苗,育菜苗。菜园子已经收拾了出来,打算自己多种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