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事情,老九摔了一跤,从高处摔到下面,人当场就去了。”老马说的时候,语气哀伤,听着关系一定不错。

“老九去了,他家里应该更困难了吧?”周守谦心里很难过,老九多好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他是大夫看管生死,可是对于老九,他还是感到难受伤心。老九不止是一次在山上救过他,对老九他内心很感激,原本想着这次来给老九再检查检查身体的,可是没有想到听到的是老九去了的消息。他有点措手不及,各种情绪涌上来。

“是呀,他家的情况你是知道的,弟妹早早的就去了。家里的孩子就老大一个人成年了,几个小的,都靠着老大一个人抚养,日子过得不好。”

“等会儿吃完饭陪我去看看。”

“行啊,陪你去看看。”老马当然愿意带着周守谦去看看老九的孩子们。大的也就是二十来岁,小的十来岁,四个孩子,负担重,日子可难过了。

刘甜甜没有多说,日子不好过的人家多了去了,她个人的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全部帮忙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只是静静的听着,别怪她冷血,个人力量有限,她就是把空间里面的东西全部送了出去,也不可能帮助到所有的人。

晚上的饭菜说不上好,刘甜甜也知道人家是拿出来最好的东西在款待他们,她也吃的津津有味。至少在马家老两口看来是津津有味。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山山的下本接档文:

《夫妻双双回六零》

相濡以沫一辈子,晚年夫妻俩环游世界,遇上海啸,再次睁开眼睛,已经转换空间,带着皇家号游轮空间来到六十年代初,夫妻俩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在烽火村三天,刘甜甜每天都会给很多人看病,免费诊断身体,还是有好些人愿意来看看病,周守谦三四年来一次,村里的人都知道,也不怕是骗人的。

还有隔壁村也来了不少,看完病以后就是该写方子的就写方子,至于他们自己愿意不愿意去买药治病,刘甜甜也管不到。

想管也管不着,大多数人都是淳朴的,有些小病能用民间偏方治的,刘甜甜也不吝啬,详细耐心的告诉他们,怎么用偏方治病。

不少村民都很感谢刘甜甜他们师徒,很多山村都没有医生大夫,能来一个大夫给他们看看病,当然感激,每天都有村民们给老马家里送来菜和鸡蛋,说是给刘甜甜师徒吃的。

老马的儿子还是没有能回来,来了一封电报,说是部队有紧急任务,不能回家。老俩口左盼右盼的也没有盼来大儿子回家,很是遗憾。

第四天的时候,自己带来的草药已经送完,只有最困难的人,她才免费送药,带来的草药不多,就是十来个人的草药,这几天老九叔家里的四个孩子也跟着帮忙,刘甜甜教会他们认药材,也是给他们指点一个赚外快的机会,闲暇的时候还教会他们怎么处理药材,都是一些简单基础的药材。

这个时代很多副业不许搞,可是挖药材卖还是允许的,药材收购站还是收的,即使最混乱的时候,也是可以的。

还有木匠,泥瓦匠在农村都是可以的,都是闲暇时做,主要还是以生产劳动为主,这些都是闲暇时做,说是不允许搞副业,可是这两样关系到住,一个村有那么两三个人也是允许的。当然也有规定。但是学好了,比一般人日子要过得好很多。

也算是能帮助他们,周守谦已经给老九的两个儿子找到学手艺的木匠和泥瓦匠,两个女孩就只能跟着学习采草药,让四个孩子都先学习学习,等他走了以后再去学习木匠泥瓦匠,没多远都是去隔壁村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去学习。

这样也不耽搁上工,家里的事情也能照顾到,两位教他们的师父都是周守谦的病人,以前生重病和家人生病都是周守谦治好的,周守谦开口,他们也就没有要什么拜师的钱和礼物。

这些要接到活才能学习,平时学习的都是很基础的东西。周守谦也为了以防万一,教会四个孩子学习采药,还画了很多草药的样子下来,教他们认,和处理药材的方法。他能帮的就是这些,钱也给了一些,帮助他们暂且过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