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寄东西,你不用去,我去,外面冷的很,走路又滑。”杜望见刘甜甜都仔细标好每一袋东西是给谁的,地址也写在上面,根本不用麻烦甜甜去寄,自己去就行。

“行,杜大哥等一下,我还有东西,需要帮忙一起寄到别的地方。”刘甜甜还要给老家的大林伯家里寄点东西,给村里的几位比爷爷辈分还高的长者寄点东西,算是年礼,自己的房子是拜托大林伯家里和舅爷爷家里帮忙照看的,大林伯又是大队的支书,维护好关系是必然的。

只是给他家里寄东西,还是不行,几位最高辈分的人家也得给老人以爷爷的名义寄点年礼,大林伯家里是以自己和瓜瓜的名义寄的,这样也不会被有心人说啥。

亲爹的有几个家里极度困难的战友,也得寄点年货过去,她知道自己不寄东西去,可能他们没有什么东西过年,甚至没有吃口饱饭都很难,她知道有些地方已经解散了大食堂,没有解散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过个稍稍不错的年。

希望自己能帮到他们,也能过个稍稍像样的年。

过年对于华夏人来说那是最隆重的,她也和所有华夏人一样重视这个节日。

几个大包袱,一个人扛不出去,杜望是借的大院食堂的买菜车子出去的。

瓜瓜早就跑出去和小伙伴们去玩。瓜瓜最近表现不错,前段时间,天气刚刚转冷的时候,他就在大院搞募捐,给清河大队的七个孩子,募捐到每人两套棉衣,是旧的,可是也很温暖,穿在身上一点也不冷。同时募捐到两床被子,还有七个孩子穿的棉鞋。做了好事的瓜瓜带着自己的小伙伴亲自给清河大队的七个孩子们送了过去,这些孩子们也知道感恩,没有多久,就送来了不少山上采摘的野果。

黄新生在山上准备过冬的牛草料时,逮住一只撞上门的兔子,他没有交给大队,自己藏了起来,第二天请假走到城里,给甜甜送来,送到学校的。用背篓和草料做掩护,一路上都没有人发现。

刘甜甜没事的时候,也会去看看他们,家里整理出来一些东西,打算给他们送过去,过年吃两三天的粮食,还不急,等些日子再送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推荐山山的下本接档文:

《夫妻双双回六零》

相濡以沫一辈子,晚年夫妻俩环游世界,遇上海啸,再次睁开眼睛,已经转换空间,带着皇家号游轮空间来到六十年代初,夫妻俩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榆树沟

江全平家里收到一个巨大的包裹,不用看也知道是首都寄来的,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等着看包裹,老太太坐在堂屋的炕上,吩咐身边的大孙子,“东子,去隔壁请你二叔二婶他们过来,肯定有你二叔二婶家的东西。这些事都是甜甜在管,肯定有你二叔家的,甜甜做事细心齐全,等你二叔二婶来了再拆包裹。”

“奶,我知道。这就去请二叔二婶来。”江家东立即执行命令去请二叔二婶他们。

家里的其他人,心急,也得等着隔壁的二叔二婶来了以后才能拆看。

现在外面大雪纷飞,江全东走到隔壁,二叔一家也在堂屋炕上扯闲篇,唠嗑。

“东子咋过来了,不是你奶有什么事吧。”江全安别的都不怕,就怕住在隔壁的老娘出事。

“叔,你盼点好成吗?是好事,刚才邮递员送来一个大包裹,我奶说得等你和二婶过去再拆。”

“行,是你姑父他们来的包裹吧?”江全安麻利的起身。

“是,首都来的包裹。”江家东顺手还拉了一把老二江家南,“老二,走吧一起过去,等会儿拆完你负责扛回来。应该是咱两家和奶过年的东西。”

“行嘞,我负责干活。”江家南顺势跟在后面,家里其他的人都想过去看看,江家北也跟在后面去看看。

拆开包裹,最上面的是给老太太的,一套新棉衣棉裤棉鞋,还有给老太太的零嘴,干红枣,炒的南瓜子,点心,还有两罐麦乳精,还有一罐老人奶粉,一包红糖,一包奶糖,嘴巴没味道的时候甜甜嘴。

老人专属的粮食和肉在一边,两家的年礼是单独的,每家十斤大米,五斤面粉,一包红糖,一包水果糖,还有十斤腊肉,五斤腊香肠,两条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