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1 / 2)

作品:《沈郎归_贾浪仙【完结】

“草民有一事不解,特来请教丞相。”

赵相点点头,又斥责小厮:“天寒地冻的,怎么放任客人在外头等候!”

沈越急忙辩解:“丞相误会,我是自愿在此恭候的。”

“沈大人客气了,里面请。”

沈越便与赵相一同步入府内。

到了会客厅,照理应该是丫鬟奉茶,然而赵相却吩咐道:“小福子,今早你要我喝的那碗汤呢,热了端上来,另外再准备几个小菜,给沈大人暖暖身子。”

“多谢丞相厚爱,不必麻烦。”

赵相摆手道:“欸,我一见沈大人就有胃口,你就随便尝几口,权当陪我吧。”

未料想一年不见,赵相竟熟稔依旧,沈越心下稍松。

餐毕,那名叫‘小福子’的丫鬟上前奉茶,沈越接过细品:“九曲红梅,丞相好雅兴。”

赵相点头,随即单刀直入:“沈大人刚刚说有事请教,想问是?”

“是这样的,草民近来诵《诗》,生了个疑问,何以为诗?还望丞相不吝赐教。”

赵相略加思索,便道:“按照孔夫子的说法,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反之,可以‘兴观群怨’者,就算得上诗了。”

“嗯,丞相分析得有道理。不过以我浅见,四者可以归为一体。”

赵相来了兴趣:“哦?愿闻其详。”

“先秦至汉,朝廷设立采诗官,都是为‘观风俗之盛衰’,以考见政治得失。至唐,诗歌蔚为大观,而后有宋词、元曲。至而今大齐,却不曾听闻‘一代之文学’,想问丞相对此有何见解?”

赵相愤愤不平:“我大齐百花齐放,诗词曲各有春秋,又以小说、传奇最为盛行。只是暂无‘一代之特色’,并非没有‘一代之文学’。”

“那么想问,宋词、元曲又是如何成为‘一代之文学’的呢?”

赵相皱眉。

沈越不着痕迹地勾起唇角:

“丞相,草民略抒拙见。宋词自民间兴起,由唐至五代,再由五代至宋初,皆以描写艳情为主,因而一度被视作‘艳科’。而后苏东坡以诗为词,从此一改局面,宋词自成一家。而元曲,则与宋词殊途同归,也是兴起于民间,最初质朴俚俗,后经文人改造,将其雅化,最终成为一代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