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将军好凶猛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耻(2 / 3)

作品:《将军好凶猛

也有人据此痛斥汪伯潜之前附从荆南制置安抚使

“不战屈敌”之议,本质就想着要再次向赤扈人屈膝求和。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言官站出来弹劾汪伯潜、葛伯奕,而是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士子叩阍上书清肃天宣年间的投降大臣,严惩枢密院汪伯潜;愤怒的民众腊八节这一天破门冲进汪伯潜的府邸之中。

赶来的府军也不敢轻易动用武力驱赶愤怒的民众,只是会同侍卫将汪伯潜及家属仓皇逃离府邸。

朝堂之上也纷纷上书奏请绍隆帝罢黜汪伯潜枢密使之职,革职查办。腊月十二日经过廷议紧急磋商,绍隆帝最终下诏罢免汪伯潜枢密使之职,改任提举宫观使(专为罢退大臣所设)。

对新的枢密使人选,有人提议请回胡楷。周鹤、王番等人反对称胡楷远在广西南路横州路途遥远,派遣信使前往横州下诏,即便路途顺利没有耽搁,等胡楷赶回京中赴任,至少也要四五个月时间过去了,然?

???????????????而枢密院却不能这么长时间缺了人主持。

有人提议顾藩,顾藩以不擅兵阵之事上书推辞。有人提议王番,王番以资历不足以服众推却。

有人提议韩时良,周鹤等人又以韩时良需统领大军征战沙场反对。争议数日,最终以资历虽浅,但曾在建继帝期间出任过枢密院都承旨,熟悉枢密院事务的钱择瑞,以枢密事签院事暂领枢密院诸房事务。

为平息民愤,渡淮作战以及军功授田等事也很快获得廷议通过,最终韩时良改任淮东路制置安抚使,率部驻守楚州、扬州等淮东重镇,其中葛钰改任扬州府知府兼领兵马都监,率部驻守扬州——刘衍以枢密副使接任淮西路制置使,统摄淮西军政事务,乃任提举天下兵马勤王招讨副使,协助徐怀筹备渡淮作战。

邓珪以淮西路制置副使兼知寿州、兵马都监,在原淮东军及淮东水营的基础之上,新编宣武军(三镇)、寿春水军;以邓珪出任都统制,另任朱润等四大统制将领分领步甲精锐及水军。

杨祁业出知濠州、兵马都监,左右骁胜军合编骁胜军(四镇),以杨祁业为都统制,另以梁文江、解忠等人为统制将。

长期以来,除了京襄这些年斩获虏兵首级太多,除了选锋军独立成军,天雄军还分设五名统制官,其他诸部禁军,包括宿卫禁军在内,地位及职衔与知州相当的统制将的设立受到严格的限制。

这也是当世武将地位不显延续下来的一个弊端。这一次重编宣武军、骁胜军,在邓珪、杨祁业之下新提拔数名统制将,也算是一种平衡。

光州划入荆襄路治下,军功授田也将在光州境内率先展开,前期以靖胜军军功将卒为主;刘师望出知光州兼兵马都监,主持授田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