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九剑行歌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章 埋伏!(1 / 5)

作品:《九剑行歌

八大派,顾名思义,这是由江湖中的八个大门派所组成的一个统称。

这八个门派,在过去那段接近四百年的乱世之中崛起,又在后来几百年的和平日子里销声匿迹。

人们还能够记得八大派,唯一的原因,便是十六年前,正是在八大派中的高手、长老,甚至是掌门的协助下,晋军才做到了一日之内攻破永安城的奇迹。

不过这也仅仅是相对普通人而言。

在那些江湖游侠,武林中人的眼中,八大派可一直以来,都是他们极度向往的存在。

一个人想要学习武功,一共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就是老老实实的找个师父拜师学艺。

大部分的习武之人初入门的时候,用的都是这种办法。

找一个师父,甭管这师父是有真本事,还是来忽悠人的,跟着他学就完事了。

但是这个办法,也有着他的弊端。

那就是徒弟学成什么样,完全就是看师父的上限在什么地方。

身为徒弟的武师,若不是天赋异禀,很难超越自己的师父。

由此,便引出了第二种办法,那就是加入门派。

所谓的门派,在江湖之中并不少见。

但是门派与门派之间,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首先八大派与普通的小门小派,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门派里面的人才储备,还是说门派之中的功法传承,小门派与大门派之间根本就没什么可比性。

但是在外面教徒的师父,跟小门派之间也没有可比性。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既然是门派,那么至少也得有三个人在内吧?

新人加入门派之后,他们接受到的不是一个人的教导,而是三个人的教导。

可能在这三个人里,有一个人是负责教导的主力。

但是另外两个人的辅导作用,也不可忽视。

就像是吃饭一样。

主食虽然能管饱,但吃来吃去也就是那么一个味道。

要是能有两道菜在一旁就着吃,那不仅能够吃饱,还能吃的心满意足。

而门派的意义,就在于此。

在门派内部,他们摒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个糟糕的传统。

只要有心学习,门派中上到掌门,下到弟子,都可以传道解惑。

掌门与长老,可以传授武功秘籍。

弟子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习武心得。

相互切磋,相互磨砺,从而踏上更高的台阶。

且不说那些珍稀的秘籍与功法,光是这一点,那就是在外面教徒的那些师父难以做到的。

他们教徒是为了赚钱,少有那种一心一意要把毕生所学都传授给徒弟的老实人。

而门派教徒,则是为了传承。

他们为了把门派发扬光大,为了将门派永远的传承下去,才会开山门,收徒传道。

两者从目的上来说,那就根本不是同一个性质,更不用说放在一起做对比了。

所以大多数知晓其中差别的,从一开始,就更愿意去门派中习武,而不是在外面随便找个会三脚猫功夫的人跟他学习。

至于第三种方式……这比较无关紧要,但说起来也不费事。

不外乎就是自己参悟出来,像欧冶子铸成九剑之后悟出的《九剑诀》一样。

但这种方式不管是听着还是说着都很离谱,尤其是欧冶子之后这几千年里头都再没有一个人是这样成为高手的,所以这种方式也就变成了一种传说。

言归正传。

姜怀平提到了这八大派,姜赟的内心,也就跟着紧张了起来。

之前说过,八大派在和平年代,非常的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