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我做灵物那些年[六零] / 章节正文阅读

66、第13章(1 / 2)

作品:《我做灵物那些年[六零]

“王、王、王队,”士兵揪着小王的衣服,指着海岸线上那老大一堆的鱼,抖手叫道,“我,我没眼花吧?”

他们部队所在的地方是个海岛,位于我国南部,围着海岛的这大片海域有着难以计数的珍贵海洋生物。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飞鱼、石斑鱼等的重要渔场。同时盛产的还有海龟、海参、珍珠、珊瑚、虾、蟹、贝类、鲍鱼、渔藻等。

虎鲸习惯追逐鱼群一口吞下,又喜食金枪鱼,所以海岸上堆积的喜欢群游的红鱼和金枪鱼最多,肉质细嫩的马鲛鱼次之,石斑鱼和鱿鱼不过是夹杂了几条。

小王甩开士兵的拉扯,目光扫过几条死鱼身上的伤口,谨慎地拉开枪拴,一步步朝海边靠近。

诸人一见,互视一眼,敛去心中的狂喜,三人一队飞速错开,端着枪指向了海面,唯恐捕鱼的大型动物没走,潜伏在海里对人类伺机而动。

谢瑶懵逼地看着一个个高度警戒的战士,丢下空螺,爬到小王面前,指指百米外她先前从海里推过来,堆积在浅水处的海带,提醒他,等会儿别忘了一块运回去。

小王理解错误,以为她说大家伙就躲在海带下,一边摆手叫众人后退,一边捡了个石块朝海带堆砸了过去。

“扑通”一声,石块从海带缝里落水,惊走两只螃蟹,然后再无动静。

小王和一众战士将目光齐齐落在谢瑶身上,谢瑶无语地抬起前肢摇了摇:没有虎鲸,亦没有伤人的鲨鱼。

“危险解除。”小王收起枪,吩咐道,“铁蛋,通知后勤,让他们带筐过来。”

“唉,好咧!”一个十八九岁的黑脸士兵高应一声,拔腿朝营区跑去。

“你、你,分站两边警戒(以防万一),剩下的一分为二,一队把挨水的鱼捡上来,另一队随我下水捞海带。”

“是!”除了两名战士持枪分站两边,其他人把手里的枪往腰里一别,三下五除二脱了鞋袜,挽起裤腿下了水。

见此,谢瑶叼起自己的网兜横爬着准备先回营区。

“咦,这里装的是什么?”一名慢半拍的士兵拦住了谢瑶的去路,蹲在她身旁扯了扯网兜。

谢瑶松开嘴,士兵掏出匕首,几下割断海草,网兜散开,里面的螺和珍珠贝露了出来。

“可以啊!这些东西可不好弄。”对方赞许地摸了摸谢瑶的头,拿了个螺在手,螺壳厚而沉,颜色金黄,手感光滑温润,“真漂亮!”

可不,她挑选时,哪个不是观其颜,择其个啊。

“丁庆生!”小王抓起一把海带丢到岸上,不悦道,“干嘛呢?这么多活等呢,磨什么洋功?”

丁庆生放下螺,拿起珍珠贝冲小王晃了晃,“看看里面有没有珍珠。大刘脸上的伤,左医生说要是有珍珠,能恢复个三成。”

众人一阵沉默,丁庆生说的大刘,叫刘立轩,是机组的维修人员。半年前焊接钢板时,被飞溅的火屑喷了脸,伤好后一片坑洼。月前请假回家结婚,被对方当着一众亲戚的面,好一顿羞辱嘲讽,并退了婚。

小伙子回来后,虽然没说什么,性子却越发沉默了。

小王抱了团海带上岸,水湿的手在衣服上擦了擦,从兜里掏出几张钱票放在谢瑶面前。

其他士兵见此,纷纷上岸或多或少地掏了钱票撂在上面,不一会儿,就有了厚厚一叠。

海龟养在军营,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听到了抱怨,便是他们自己先前对沈队的做法不也心里犯嘀咕。有了这些钱票,不说给它改善下伙食吧,也能堵下大家的嘴。

谢瑶看着钱票好似看到了糖果、点心和烤鸡,吸溜了下口水,忙将破网兜里的珍珠贝往丁庆生手边推了推。

丁庆生握着手里的匕首,沿着贝缝撬开一道缝,然后手指/插/进缝隙用力一掰,嚯!贝肉里大大小小的珍珠挤成了堆。

小王忙伸出双手,丁庆生一个个取出放进他手里。众人数了下,足有十五个,大的有拇指大,最小的也有小指肚大小。

“继续!”小王兴奋道,其他人亦是双目放光,大刘的脸有救了。

丁庆生唇角上扬,又飞速取了一个撬开,这个里面的珍珠比方才那个还多,3大9中6小。

四个珍珠贝,一共收获了53粒粉色珍珠,拇指大的9粒,中等的23粒,小的21粒。

丁庆生收好贝肉,看向小王手中的大个珍珠,“王队,大的做药,可惜了。”

“先用小的,小的不够用中号,大号的留到最后,能不用最好。”小王分好大小,将三种珍珠分别放进三个贝壳里,端着到水边洗了洗,用帕子包好揣进兜里,“好了,继续干活。”

“好咧。”

谢瑶看他们都忙去了,旁边的两个螺也没说要,遂抽出破网兜上完好的水草,又编了个小号的将两个螺连同一叠钱票装进去,甩到背上背着往营区爬去。

半道上遇到赶来的后勤人员,往旁边让了让,随之继续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