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焚戮纪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零九章 大学盖住行人路(1 / 2)

作品:《焚戮纪

入夜之后,相隔十里却都视彼此为敌的两方只是将柴火添得旺盛些,好将冰寒驱除,让身边卷缩着身子而睡的人睡得安稳些。

即便有树枝将四周都遮盖,但火焰还是随风摇曳,让陈锡康身后的影子也胡乱变化起来,如同百姓口中的魑魅魍魉一般。

看了一眼身边凑近自己而睡的人,陈锡康又添了一些柴火。

春生秋杀,而夏日万物最为生机,冬季则是一年四季中最为死寂的时候,万物都在沉寂,都在酝酿,为了来年春风再起时,绽放一树娇艳,撑起一片浓绿。

感受着四周的幽静,视线在黑焰下变得局限后,陈锡康此时的心尤其的平静。

双眼渐渐合上时,感悟起道九之术的陈锡康身上渐渐有淡淡的气息出现,而随着将道九之术的第一重用出后,漆黑之中,闭眼的陈锡康看到了更远的地方,也看清了更多。

道九三重,陈锡康在龙虎山上待了数月也只是将第一重掌握,不过即便只是第一重,可毕竟是道九之术,强大之处,还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分明将眼睛闭上了,可此时的陈锡康却看到了身边的一乐和老金,也看到了身前渐渐小下去的火焰,还看到了周围数十米内如同深夜中的哨兵一样挺拔着躯干的树木,不过无一列外的,这些闭眼后看到的景物都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只是呈现单一的黑白色。

意识还在活跃之下,面对自己现在所见,陈锡康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出现——内景,也正因为知道自己触碰到了内景,所以此时的陈锡康完全沉浸到了其中去。

袁丘墟曾对陈锡康说过,道九之术三重,第一重悟实,第二重悟虚,而要悟道第二重就必须将第一重尽数悟透,使悟道者进入内景,而后才可借助内景悟虚之道。

看着出现在自己脑海中的黑白景象,惊喜过后的陈锡康脸上立即有疑惑的神色出现,一切明明都那么真实,可当他去仔细感受时,却什么也感受不到,仿佛自己所见,只是周围的投影而已。

仔细感受着围绕在身边的似有似无的气息,依旧参悟不懂的陈锡康再次回想起通天道人说过的话。

师叔曾说过,道九之术的本意就是参悟规则,而后运用规则,不过道九之术的最尽头,则是赋灵,而所谓的赋灵,就是让规则之下的万物有自己的意志,到了那时,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

对于通天道人的话,陈锡康不曾怀疑过,因为通天道人不止这样向其说过,也亲自向陈锡康展示过何谓赋灵,何谓一人一世界。

言出法随,周围之物随施道之人而静而动,施道者周围的一切都在围绕施道者而运转,这就是赋灵,这就是一人一世界。

身上的气息起伏不定,而后渐渐的有透着淡淡金色光芒的符箓在陈锡康周身出现,只是数量有些稀少,不过与袁丘墟与通天道人所凝聚的符箓给人坚不可摧的感觉不同,陈锡康现在凝聚出来的符箓仿佛一触即碎一般。

终于接触到内景之后,陈锡康也有些激动,沉浸在其中后便有些不能自拔,直到许久过去,身前的火堆都只剩下少许余焰时,其才缓缓睁开眼睛。

周围还是一片漆黑与寂静,除了几乎要烧尽的火堆在显示着流逝的时间外,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但陈锡康知道自己终于已经触摸到了道九第二重的门槛。

道九之术作为龙虎山传承数百年之久的法术,神武之处由不得世人多语,因为已经流逝的数百年光阴已经将一切都证实,可即便如此,对于陈锡康而言,只是悟透第一重的话,用处不大。

打从出生开始,作为强汉开国公,曾经武臻上仙的陈堂上之子,陈锡康就注定了不可能平凡一生,即便不走朝堂之路,身边有那么多高武之人,求仙问道,也必然惊人,而事实上,陈锡康什么也没有抛弃,而是选择了两条路一起走。只是事到如今,其选择了以朝堂之路为重而已。

不过即便已经决定领西陲五十大雄狮与天下相争,但陈锡康所学武道依旧强横无比。

开国公,青光圣人,陈平安,王马等一众将军,还有捡尸人霍冥、老管家黎耕龙,就连日沉阁中伏龙大谋士的练气之术其也见识并简单学过,所以陈锡康身上所拥有功夫,每一种都十分不弱,加上其已经破入举冥境界,对自己剑八招更加随心自如时,威能也大大提高,所以只是掌握道九之术的第一重的话,鸡肋不至于,但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对刚才的感悟意犹未尽时,添加柴火后的火堆才变得旺盛起来。

火光将依旧惊艳但却粗糙了许多的面孔映照得通红,感受到变得昏沉的头后,陈锡康索性不再思考道九之术,心中感叹一句道真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后,其心思渐渐飘回到了西陲沐平城。

因为周围环境的感染,陈锡康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小男孩,一个名叫黄淮,为母求药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