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顽贼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七十八章 封官拜将(3 / 3)

作品:《顽贼

只不过目前,这套体系更像是刘承宗的终极幻想,他养不起更多军队,而且因北方甘肃边军作为下一个攻略方向,很有可能将来也没办法培养自己的军队。

刘承宗微微摇头,把这个困惑放到一旁,对师成我问道:“各营兵甲神器的缺失,师大匠那边是什么情况?”

师成我满面忐忑的坐在后面,似乎在军议中走神了。

听到刘承宗叫他,才连忙起身,稍稍思忖,道:“回大帅,十一营兵甲齐备,但七营神器有四位重炮、十二位轻炮未铸;九百杆抬枪、八百杆重铳未造,泥模足够,火炮可在一月内配齐运抵营内……但抬枪大铳,要拖到立秋才能造好。”

刘承宗看他忐忑的样子,差点笑出声。

新编的屯田营不装备重炮,火枪火炮也都是缴获的明军旧制兵器,这方面元帅府军备非常丰富。

但虎贲、材官、野战七营都是精锐部队,设计上都按照过去的练兵营来,除了冷兵器与铠甲,其他火器装备用的都是自造兵器。

各营纸面上应有千斤重炮四门、三百斤轻炮八门、抬枪三百杆、重铳六百杆、鸟铳六百杆。

元帅府猛然间扩军编军,自造兵器自然会出现大量缺口,开战的间隔又太过短暂,短时间内很难将各营装备造好。

甚至所有抬枪、重铳能在立秋造好,产能已经超过他的设想,他以为会拖到过年呢。

因此刘承宗也并未苛责,只是问道:“兵工厂有什么难处?”

师成我摇头苦笑:“回大帅,没有难处,我们有多处山厂,材料都足,工匠也已经够用,只是开战间隔太短……但这不算兵工厂的难处。”

刘承宗先笑了起来,众将也不憋着,一时间哄堂大笑。

元帅府诸将都没把火器不足当回事,因为每个人都很清楚,抬枪要九十个工、重铳也要四十五个,十余万的工时在那摆着,短时间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把师成我杀了也造不出来。

“眼下的兵器倒也够用,我听说卫拉特火枪多,但炮不多。”刘承宗笑罢了,便对众人道:“各营自仓库里挑挑鸟铳,尽量把火器补到总兵力半数,但不要拿的太杂,小心铅弹种类太多,我大直接给你们运铅块,叫你们在战场上自己融弹丸。”

刘承宗笑笑,回头望向父亲,道:“大,参战各部的战马足够,但军中驴骡仅有三万余,需从西宁府征调,务必凑齐七万头。”

坐在他身侧的父亲拿下噙着的烟斗,在淡蓝色的烟雾里沉着点头:“嗯,西宁有两万多,碾伯还有些兰州驴,再从河湟买些,半月吧,半个月把驴子凑齐,不耽误你打仗。”

贺虎臣与杨麒、王承恩目瞪口呆,看着帅府诸将各个习以为常的模样,他仨面面相觑。

这父子俩说啥呢?

他们一向认为叛军是穷鬼,就算被刘承宗占领青海,青海也不是啥赋予地方。

比之大明,青海元帅府依然是穷鬼。

直至此刻,看着元帅府动员不到四万出战兵力,却要调集七万头驴骡,而且人人都习以为常,他们终于认识到元帅府和官军巨大的差距。

过去在大明打仗,总兵官们作为一镇大帅指挥作战,战争意味着兵部下达命令、总兵根据手里的东西,扣扣索索的琢磨如何把这个命令完成得差不多。

而在刘家父子俩简单的对话中,他们发现元帅府的仗不是这样打的。

这明显是刘承宗拥有一支军队,占领青海,为调配各种战争物资才勉为其难的创造了元帅府小朝廷。

大明怎么跟这个一切为了战争的怪胎比啊?

刘承宗没有注意到三个老总兵的诧异,只是再度起身,肃容道:“驴骡运抵,就万事俱备,诸位兄长且领军进驻城堡,待我等得胜师还,重赏犒军,我愿再为诸位封官拜将!”

------题外话------

上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