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章节正文阅读

第233章 大豆和农业科学院(感谢老书虫土豆刀盟主(2 / 4)

作品:《阿根廷帝国崛起

大部分工厂加上一些日常加班,能够达到4000比索的工资水平。

一些技术含量的工作,基本都是5000比索,甚至6000比索都是能达到的。

月薪过万在布兰卡市还是比较少见,高端一些的岗位会出现。

对大多数城市贫民来说,活下去才有未来,何况布兰卡市是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城市。

布兰卡市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准,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

还有就是阿根廷物价暴涨,圣赫塞利用新建立的几个大型超市稳定了布兰卡市最低物价,甚至还可以大量出口。

而最重要的还是联合附近的几个自治市。还有南方的两个省做好农业开发,只有充足的物资,那多养活人都是小意思。

至于布兰卡市能否建立一个工农业体系,那是不可能的,唯有联合更多的人。

“要想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我们需要更多的合作者。”

.....

圣赫塞联系普拉里国际伦敦分公司,让他们在西欧各个优质种猪中心采购了500头生白猪种猪,打算在阿根廷发展养猪事业,相比于肉牛养殖,他对生猪养殖更感兴趣,出肉率高,而且口感也不差,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只是阿根廷本地的生猪养殖发展极为落后。

他想起了后世一个小品,就有一个什么《母猪产后护理》,甚至发展成一个梗。

肉牛养殖周期长,而且需要大片的草场,这非常不符合圣赫塞的想法。

他喜欢猪肉更胜过牛肉,只是目前阿根廷本地出产的猪肉真不是后世新华夏能比的,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猪肉非常少,而且非常难吃。

这些猪肉又骚又臭还带着一股怪味,肉还特别硬,做菜也不行。

他也是多方询问才发现,这些猪肉异味骚臭味就是因为公猪养殖户没有把小公猪变成太监猪,所以导致长大的公猪肉的味道大。

阿根廷根本没有阉割公猪的说法,他原先也没有搞猪肉的想法。

他也没有再吃过这里的猪肉,还不如吃牛羊肉。

猪肉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是红肉的典型代表。

相信在阿根廷,没有人比他更懂猪肉。

猪肉跟牛、羊肉相比,蛋白质含量是略微偏低一点,脂肪含量比较高,可能比牛、羊肉稍微差一点,但是价格便宜,所以新华夏很多人喜欢吃。

圣赫塞现在并不是太喜欢吃牛肉,去年有段时间,他在临港工业区前后呆了了一个月,布兰卡市那时候没有什么新鲜蔬菜,每天都是土豆炖牛肉土豆炖牛肉,要不就是烤牛肉烤牛肉。

这让他吃的牙疼了一个月,而猪肉做法繁多,反倒是没有这种困扰。

后来他想,牛肉吃多了会上火,虽然阿根廷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刚到来阿根廷的时候他得了炎症,就是上火,后来就很少了。

他记得去科尔多瓦的唐人街,那些猪肉经过厨师高超的烹饪技术,也是不讨喜的。

哪怕很多事情不记得了,对于美食的热爱是无法更改的,什么红烧肉,梅菜扣肉,猪肉丸子,红烧狮子头、蒜泥白肉这些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他计划在布兰卡市外围城镇成立一批大型养猪场,培养一些阉割猪肉的人,发展猪肉养殖业。

然后把一些优质肥沃的草场,变成更低,种上大豆和小麦,发展谷饲养殖,再发展饲料厂,进入工业化养殖阶段,这样可以空出大片的土地,用于发展种植业。

再把什么沼气池全部安排上,降低饲养家猪导致的环境污染,让布兰卡市人吃上更好吃的猪肉,在菜谱上加几道新菜。

毕竟,美食在阿根廷这种地方,作为移民国家,移民带来了很多国家的彩色,圣赫塞觉得仍然觉得这里是美食荒漠。

谷鸝炖菜,炸肉排,肉馅烤饼,披萨,三明治,烤芝士,烤肉这些普通菜他早就吃腻了,而吃那些大餐,更贵的法餐,他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是他觉得太过于铺张浪费,二是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