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大唐孽子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596章 水陆并进(大章,求订阅求月票)(2 / 5)

作品:《大唐孽子

而棉布如今已经是大唐百姓最主要的布匹来源,在各行各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运用。

虽然我们在朔州北部种植了不少的棉花,但是如果能够在西域开辟另外一个棉花种植区域的话。

那么对于抵抗天灾人祸的风险能力,肯定会高很多。

西域地域辽阔,关中百姓去到朔州北部可以分到一百亩土地,要是去到西域的话,直接给他们分一千亩都没有问题。

到时候,一个普通百姓家分配几个奴仆,立马就能成为小有身家的地主。

这对于提高我们大唐的综合国力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事情。

眼下太子殿下正在推进整个大唐的人口调查工作,甚至还安排了自己最得意的门生去负责这个事情的落实。

虽然现在最终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已经了解到的一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大唐的人口其实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贞观二十一年的人口数量,很可能比贞观初年翻了一番都不止,跟武德元年相比,增加的就更多了。

而现在大唐已经初步的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这个人口增加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快。

不用多少年,大唐的人口就可以突破一个亿,甚至有可能现在就已经突破了一个亿。

之后两个亿,三个亿,甚至是更多的人口,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一来,人口全部集中在原本的各个道,肯定就不大合适了,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很大。

如果能够分配一部分到西域,一部分到镇北道和辽东道,然后再有一部分到海外各地。

这个人口增长的压力就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将来整个天下有一半的都是唐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说了算了。”

薛仁贵从人口这个很特别的角度跟苏定方分享了自己的认识。

刚开始的时候,苏定方还觉得薛仁贵的这个担忧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大唐一直都缺人手,哪怕是现在这个情况有所缓解,也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的。

现在薛仁贵居然担心以后人口太多带来的压力。

简直不可置信。

但是沉默了一会,好好的思索了一下这个人口增加的速度之后,苏定方又有点理解薛仁贵的担忧了。

你人口增加一个几百万,甚至几千万,那都是好事情。

大唐有大把的地方消化。

但是如果增加一个亿,两个亿,那么单靠原本的州县来消化,肯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相当于大唐的人口变成现在的五六倍,那么原本差不多解决了的粮食问题和穿衣问题,立马又会再次的凸显出来。

历史上,好些朝代到了末年,都会因为土地兼并等问题导致普通百姓活不下去。

要是大唐也面临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会出大事的。

“还是仁贵你想的比较周到!

这一次虽然我是陇右道行军大总管,但是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拿出来说,我们一起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这个时候,苏定方也算是彻底的认可了薛仁贵。

这个太子殿下的嫡系亲信,不仅个人身手很好,用兵很有技巧,政治觉悟也比自己高很多啊。

要是没有意外,将来薛仁贵的前途应该是比自己要大的。

……

席君买这段时间也很忙。

顺风镖局的业务现在是遍布大唐,他们在南洋还有专门的训练基地。

如今单单顺风镖局旗下的镖师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这些人有不少都是十二卫退下来的将士。

不过,自从大唐朝廷准备对西域用兵之后,席君买立马就从长安城跑到了凉州。

陇右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他不是很熟悉,但是副总管薛仁贵却是他的老熟人。

虽然他不可能名正言顺的跟着大军一起出征。

但是跟军中保持密切联系,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薛仁贵也是知道李宽让席君买去负责顺风镖局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次朝廷把大部分的后勤都交付给各个商家去处理,其中需要顺风镖局护卫的商家,不在少数。

换句话说,这一次前往西域的人马当中,至少有几千人是顺风镖局的镖师。

这些人要是聚集在一起,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等闲对上一万敌军,他们也都是敢直接冲上去的。

“达飞,你们的捕奴队不是只有两千人吗?怎么这一次居然出动了三千多人手?”

在凉州前往肃州的道路上,席君买跟达飞骑着马齐头并进。

顺风镖局虽然在整个大唐有两万多人手,但是他们都是分布在各个州县的。

短时间内要聚集太多的人手,还是很有困难的。

所以这一次席君买跟想要在西域立功的达飞一拍即合,准备合作去捞点功劳回来。

“席总镖头,我们捕奴队的编制是只有两千人。

但是这些年,总是有一些人从捕奴队退出来的,也有一些想要进入到捕奴队却是没有成功进来的。

这一次我们把他们都给搞进来了。

从凉州出发去西域的商队那么多,如今西域又处于战乱之中,正是需要我们去保护大唐子民的时候。

想来太子殿下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达飞心中没有什么跟大唐作对的心思。

相反,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想要大唐更加强大。

因为他在各个胡人部落里头得罪了太多人,如果没有大唐的庇护,他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哪怕是现在的做法有点问题,他也是问心无愧的。

“嗯,这种作战模式之前太子殿下已经尝试过一次,但是说实在的,对于各方面的要求其实是比较高的。

万一出现了什么意外,大军就很可能因为后勤补给不及时的问题出现乱子。

这一次我可是听说大食帝国的军队有十来万,但是朝廷只安排了五万大军出征。

我们这几千人马,也算是一个补充吧。”

席君买虽然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论起单打独斗,他谁也不怕。

但是千军万马之中,他倒也知道个人的勇猛其实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如果没有一定的兵力和阵仗支持,是不可能击败大食帝国的。

“是啊,不过我们大唐的装备天下无敌,各种新奇的武器是其他人听都没有听到的。

哪怕是我们捕奴队,现在装备的弓弩和大刀也都全部使用精钢制作。

在这方面,我们绝对是有巨大优势的。

听说这一次还有三千重骑兵跟着出征,到时候肯定可以打大食帝国一个措手不及。”

达飞这些胡人,有时候比席君买他们对大唐更加有信心。

感受过缺少钢铁的滋味的胡人,比谁都明白精钢的重要性。

就大唐现在的精钢产量,全世界其他地方全部加起来也就只有大唐的一个零头。

甚至连零头都不到。

这就意味着各种弩箭可以随射,所以兵器全部都使用精钢制作。

就连普通的护卫,也都能配备精钢制作的大刀。

这个优势,在战场上大规模作战的时候是非常明显的。

两支军队冲击在一起的时候,对方的刀剑要是直接断了,基本上就意味着小命也就丢了。

“那倒也是,仁贵本身就是一个神射手,用兵又非常精妙。

如此精锐的队伍在他手中必定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出来。

到时候留给我们的很可能就只是打扫战场,看守俘虏的工作了。”

想到这里,席君买莫名的有些忧伤。

自己可能没有机会上战场了。

虽然大食帝国很强大,但是席君买显然不认为他们能够比大唐更加强大。

“只要我们想要战斗,那是一定有机会的。

双方出动的都是骑兵,那是大食帝国战败了,肯定也会有不少的溃军的。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发挥威力的时候了。

论起大规模的正规作战,我们捕奴队肯定是比不上正规军的。

但是论起小规模的追击,我敢说这个天下就没有哪支队伍比达飞训练的捕奴队厉害。”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捕奴队首领,达飞的身手也是非常不错的。

要不然也压不住那么多游走于特殊环境之下的部下。

“哈哈,你这么说也有道理,那我们要加紧赶路了,要不然到时候连口汤都喝不到了。”

……

逻些城。

作为吐蕃国的国都,这座被众山环绕的高原城池,这些年的发展也是非常快的。

在禄东赞的辅助下,松赞干布陆陆续续的征服了象雄国,灭掉了天竺北部的一些国家。

还跟尼泊尔的关系处的非常好。

国内的各种手工业发展的非常快,吐蕃国所在的山南地区的农耕业也发展的不错。

虽然不能说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吐蕃国的百姓,这些年的生活水平却是真的有实实在在的提高。

虽然大唐在青海道和剑南道都给商队进入吐蕃国设置了不少的限制,但是两国之间的交流还是非常充分的。

除了兵器和铁器这些敏感的东西受到了比较多的限制之外,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能够自由流动的。

至于一些大唐不让输入到吐蕃国的东西,由于有商人从天竺那边往北进入到吐蕃国,进行商业贸易。

所以吐蕃国在铁器等方面也算是获得了补充的途径。

再加上他们自己也在发展这方面的产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让松赞干布的信心可谓是大涨。

要不然他也不会连续几次尝试着在大唐边境挑衅唐军。

发现搞不定大唐之后,他倒也干脆。

立马再次的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南边和西边。

从吐蕃国南部,沿着尼泊尔的那个方向朝着西域而去,有着吐蕃国独特的一条道路。

这条道路的安全性非常高,因为北面都是原本象雄国的区域,放在后世就是荒无人烟的阿里地区。

所以他们走这条路进入到西域,根本就不用担心会受到唐军的攻击。

哪怕是到了西域之后,他们也能很灵活的进行对应。

一旦发现风向不对,立马就可以掉头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