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节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2 / 2)

作品:《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郭镇辅的目光最后落到刘知易身上,看到他身上释放出了最纯正的法家气势,心中不由感慨起来。果然是儒家,只有儒道修炼到一定境界,才可能模拟出如此纯正的法家真气,不可能是医家,因为医家模拟法家真气,痕迹很重,会附带着明显的医者仁心气息。天道无情,法家修天理,法家真气中并没有“仁”的气质。儒家是百家师表,又师从百家,三人行必有我师,儒家有道无术,儒道真气本身就适于模拟其他家真气,使用其他家术法。

太可惜了,如此有法家天赋的一个学子,竟然学的是儒家。

突然有更勇敢的学生站了起来,吸引了郭镇辅的注意,见这个年轻学子气息平稳,已经接受了新的信念。站起来后默默朝刘知易下拜。

然后高声道:“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他神态自若,气势坚定,领悟了新的法理。

很快又有一个勇敢的学生,在内心中接受了人人平等这种大逆不道的法理。

躬身拜过刘知易,然后大喊:“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很快接二连三有学子接受新的法理。

“天理既法理,法理既国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呼喊声反复出现,响彻云霄。

真的响彻云霄,因为来听嬴悝讲法的六千学子中,至少五千人完成了新的法理洗礼,接受了法理至高无上,不容侵犯的道理。

五千学子,神态坚定,气势不可动摇。

刘知易更是如此,依法治国深入他心,已经是本能一样,管他什么王公贵族,管他什么朱紫贵人,只要是个人,就必须接受法律的约束。

他的信念最为纯粹,最为坚定,产生的气势就最为坚定,然后慢慢牵引其他学子爆发出来的气势。至公堂内外,五千学子的气势,逐渐以刘知易爆发出来的气势为根基,开始凝聚。

最后一道前所未有的强大气势,凝为一体,浩大辉煌,刚直不阿,直冲云霄。

郭镇辅看到,嬴悝脸上也平静下来,朝着刘知易缓缓一拜,身上的气势跟五千学子的气势融为一体,终于震破云霄,天空中出现异象,一道清气自云霄垂落,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洒落在五千学子身上,与他们身上的气势渐渐融合。

郭镇辅顺着清气望去,发现清气的源头,竟然是太学深处的诸子阁,不由震惊。

难道这道理得到了诸子圣人的认可!

他还看到诸子阁那边,两条清龙冲出了诸子阁,朝至公堂而来。

郭镇辅突然一声叹息,默默感悟,五千学子的气场中,充满矛盾。郭镇辅能感觉到,虽然核心是“天理既法理”这个大道理,可充满了各种杂念,各种疑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子犯法如何制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能制裁,不意味着天子犯法无罪!”

两种巨大的观念分歧,在气场中并存,不相上下,用天理既法理的大道理维系在一起,形成矛盾的两面。既然皇帝犯法无法裁决,那么裁定皇帝犯法跟庶民同罪似乎没有意义,皇帝犯法哪怕不能治罪,但也要认定是有罪,皇帝犯法有罪这个认识本身就是意义。

渐渐的郭镇辅也接受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大道理,但他认为,皇帝无法裁决,也不能裁决,但却能认定他有罪。这是巨大的观念差别,以前认为法律就是王法,及时皇帝定下的,因此皇帝不存在犯法的问题,皇帝就是法,自然不会犯法。可现在法理不再是王法,而是天理,在一切众生之上的天理,皇帝就有了犯法的可能。

郭镇辅也慢慢站起来,朝刘知易躬身一拜,抬头一看,两条清龙已经飞到了至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