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节 福缘深厚则命途多舛(2 / 2)

作品:《这个异界需要革命

吕公摇摇头:“此地乃是京城,盗门如果在暗,防不胜防,既已曝露,我已有准备。京城高手众多,盗门不敢放肆。在京城之中,你大可无忧。”

刘知易反问:“京城之外呢?”

吕公疑惑:“你要回家?”

刘知易点头,早该回家了。

吕公笑道:“无忧!”

看来吕公准备好了,一定派出了一个大高手保护。

刘知易作揖行礼:“吕公费心了。”

吕公道:“你无需如此客气。也无需为这小恩小义感恩。别人可以,唯独你不能如此。”

刘知易明白,吕公帮他,不是让他感恩戴德,像一个门客死士那样献上忠诚,而是要他复兴杂家。杂家的身份,可不是门客,而是主人。吕公绝对不愿看到刘知易像门客那样想问题,那样就彻底失败了。所以之前才暗中秘密保护,就是怕刘知易有心理负担。

刘知易保证道:“吕公放心,我回家中,打算闭关参悟杂家精义,尽快提升杂家修为。必然为杂家点亮那盏灯!”

吕公欣慰,反而劝道:“一切随心,不要强求。你修杂家,不要因为别人。”

为了吕公去修杂家,那样是修不成的。

刘知易点头:“吕公放心。此次去岭南,我于杂家,颇有领悟,闭关乃为此。”

他确实对杂家有了紧迫的需求,别的不说,杂家能让他同时运转法家、医家、儒家真气,驱动护身宝甲罡气,仅仅这一个作用,就值得他尽快提升杂家修为。好在有其他正修的根基,杂家修为提升相对容易。

吕公真的欣慰了。

……

玉扣活了过来,谢玄不由的感慨玉扣福运深厚。

没想到秋池书院队伍中,有一个兼修医家的大儒,秋池书院院监尹二先生。

秋池书院有两位尹先生,名气极大,因为两兄弟在武帝时先后高中状元,因不满武帝时期连年征战,辞官归隐,一位回了书院做山长,一位做院监。

有尹二先生在,玉扣就是想死都难。

跟着书院师生,走了两日终于走出了巴山古道,进入夏郡后,沿河向西,又走了一日,到了清河港,在这里搭船。

一路上,尹二先生对谢玄这个来自江南谢家的才子很欣赏,跟他讲了许多学问,但谢玄颇有些不认可。他修的是兵家,尹二先生是一个十分反战的儒家,坚信兵者不祥,所以两人往往话不投机。可惜谢玄不敢离队,不然早就分开了。

玉扣倒是很喜欢听老先生的道理,可老先生不跟她讲,因为她是一个女流,老先生保守,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

因此两人一路上都很憋屈,却又无法反驳。

商船速度不快,每日三百到五百里,此地距夏京两千多里,足足走了六日才到。

秋池书院一行人,会去县学安身,作为秋池书院的学生,他们的水平其实不熟太学生,但只享有县学学生的待遇,相当于举人,可太学生的地位,比举人稍高,比进士不如,因为可以不参加科举也能做官,但只能做小官。

迫不及待的分别,谢玄要回镇妖司复命,玉扣则回了怡红院。

通过秘密方式,得知自己三个侍者都被摩尼寺抓了起来,玉扣叹息一声,早知道有这么一天,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她没有任何犹豫,马上行动起来,公开露面,在摩尼坊转了一圈,却不入摩尼寺。

接着顾不上城外有危险,径直出城,她需要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