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七零错位人生 / 章节正文阅读

163、第163章(2 / 5)

作品:《七零错位人生

郝爸气疯了。

本来,刚开始最生气的人是郝妈的,但相较而言,郝妈更像是吃味儿了。她不能接受的是,自己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儿子,不忙着孝顺自己,却跑去给别人家当孝顺儿子。哪怕女婿是半子好了,又不是真的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至于这样吗?

讲道理,上门女婿都没有郝新明这么离谱的!

可郝爸真不是吃味儿,他想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郝家这边跟姻亲谢家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家人丁不旺的。郝爸有两个姐姐,大姐很早以前就远嫁了,虽说如今通讯是发达了,但确实来往不算多。二姐倒是在京市里,但人家也有一大家子人要照顾,临时有什么困难求助一下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不能一直拽着人家不放呢。

再说郝新明这一代,也是一子两女的配置。郝大姐嫁出去有些年头了,倒是家里常来常往,但这也是属于亲戚间的正常走动,郝大姐一点儿也不想多管娘家的闲事,尤其爸妈都还在的情况下,她管什么?至于郝妹,自从几年前离开京市前往了沪市发展后,事业方面倒是还算成功,毕竟有靠山有资金有人脉在,怎么着也不会差的,但一直还未结婚,估摸着应该会在沪市找个人。

甭管怎么说,郝爸如今面对的问题就是,他当初没有兄弟搭把手,他儿子也是,到时候他孙子更是如此。

本来,孤身一人已经很难了,偏生郝新明还要主动找事儿,拖家带口的以后还能好?

不是说娶老婆非要找个助力,但也不能变成拖后腿的啊!

就苗家这个情况,别说扯后腿了,都扯到屁股蛋子了!

郝爸不得不考虑一个情况,跃过儿子直接培养孙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年岁还不算大,身子骨也还算康健,应该是能等到孙子长大成人的。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他得首先确保孙子是自家的。

哪怕郝新明先前再三解释,还拿出了大学毕业照这个证据,但其实郝爸心中还是存疑的。

没错,据目前看来,一切还是都说得通的,哪怕经不起推敲,起码大致的逻辑还算是通的。但郝爸不想冒险,不是他封建,哪怕今个儿没有孩子,他可以接受去领养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但绝对不可能接受这种来历不明的情况。

借着给孩子打疫苗做体检的机会,郝爸弄到了孙子的血,当然儿子的就更简单了。

郝新明是信任毓秀的,他是觉得这么做太过分了,但他也明白,越是反抗越是可疑。不得已,他老老实实的被抽了血,之后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管了,郝爸自然会搞定的。

这年头,亲子鉴定是有的,但国内几乎没有,哪怕有好了,也不是对外开放的那种。再说这种事情吧,总归是有损颜面的,郝爸就没想过在国内做这个事儿,他连港城都放弃了,直接托人绕道去了国外做鉴定。

就是这么一来,要耗费的时间可就久了。

好在,最终的结果还是好的,证明了孩子确实是郝家的。

其实真要说的话,那孩子的性子明显就是随郝家这边的,他就是长得不对,但脾气性格却是郝新明年幼时候的翻版。

甭管怎么说,郝爸心头最大的那块石头算是放下了。接下来,他就要重新开始做计划,万万不能让孙子再走歪了。

然而,就是在等待鉴定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毓秀的弟妹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

试想想,在这边一切都好,哪怕要干活好了,说真的,谁不干活了?就算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毓秀,那在京大也是要做事的,当然她做的不是体力活,而是脑力劳动,可这就说明谁也不闲呢。

反正,苗家人特别坚定,就想长长久久的待在一起。

当然,好消息也不是完全没有,起码郝新明家里不会再添人了。

苗家一共五个孩子,最大的苗招娣早已嫁人了,严格来说,她嫁的人家里条件还算是不错的,起码搁在他们那儿算是不错的。况且,招娣那性子吧,她就不爱往外走,连县城都不想去,更别提离家千里之外的京市了。

老二盼娣,在南边混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要她放弃南边,跑去完全不熟悉的北方京市,那不是瞎扯淡吗?况且,她一直对毓秀有所愧疚,而愧疚……

愧疚这种情绪一般会有两个结果,其一是拼命对心有愧疚的人好,其二却是觉得没脸再见面,自然也就是避而不见的结果了。

盼娣是第二种,毕竟说白了,交换孩子这个事情又不是她的错,她是有愧,但还不至于舍弃自己的人生,跑去对毓秀好。她能做的,就是再也不相见。

老三就是毓秀,老四甄美已经在京市了,老小苗飞跃也在呢。

还有一个人是大家所忽略了的。

苗解放。

李桂芳曾经问过苗飞跃,问他为什么会在乡下地头待不下去。苗飞跃的意思是,村里人说闲话的很多,尤其在他娶媳妇以后,更是有不少人叨逼这个叨逼那个。再就是,市场经济了……

苗解放是个老庄稼把式,种地是很擅长的,但他其实不擅长做买卖。在以前,他只要负责种地就好了,李桂芳才是负责售卖的那个人。后来,李桂芳离开了老家前往了京市,但离开之前还是替苗解放安排好了一切。

可问题是,随着市场经济化,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卖菜,里头的学问也大了去了。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哪怕是被安排好的买家,那人家也会挑价廉物美的来收。苗解放种的菜是不差,那也没好到那个地步,价格也不算特别优惠,就这样被舍弃了。

再后来,苗解放想过让苗飞跃俩口子去卖菜,以前苗飞跃媳妇还没怀孕时,勉强还是能过日子的。但后来,随着他媳妇怀孕、生孩子,家里俩男的,如果让苗飞跃的媳妇去卖菜,孩子谁带?家里事情谁做?

一步错步步错,苗解放愣是没办法继续往下过日子。

不过,笨人有笨办法。

苗解放想的法子就是,他离开家,跟村里其他人一起南下打工挣钱去。这样的话,家里的地让苗飞跃来种,少了一个人吃饭,日子总归还是能过下去的。

但事实上,并不能。

苗飞跃一个人捱了一段时间,就主动放弃了,拿着家里不多的积蓄,千里迢迢前往京市投奔他奶来了。

是的,在苗飞跃看来,他又不是来找他姐的,他是来找他奶的。

甭管中间的过程如何,反正现在看来,人数应该是不会再添加了,但就算是现有的这些人,也够郝家那边头疼的了。

甚至还让郝家成为了圈子里经久不衰的大笑话。

以前,亲戚朋友们想的是,虽然郝新明娶了个乡下媳妇,但人家好歹是名校毕业的,又是京大的老师,怎么说还是能抵得上出身方面的不足。况且,如果是那种中产阶段又有京市户口的,考上京市的名校还算特别厉害,像毓秀这样越是乡下地头出身的,却能考上全国顶尖名校,那才说明她有多厉害。

最开始,人家想的是,虽然姻亲靠不上,但起码能保证未来的孩子是个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