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拯救反派失败手册 / 章节正文阅读

32、询问(1 / 2)

作品:《拯救反派失败手册

钟盈未曾料到荀安会直接拉住她的手。

奇怪的是,她并未抗拒这个接触。

方才手腕的酸痛一瞬也像淡去了,心底甚还有难抑的愉悦。

骆丰替他们寻了个空位,钟盈抬头看去,是《目连救母》的故事。

少年牵着的手便很快松开,也抬头聚精会神看起这出大齐有名的杂剧。

钟盈方还觉得新奇,逐而却有些坐立难安起来。

她一直在注意荀安的脸色。

这样骨肉亲情的故事,荀安会不会也想到自己的母亲。

她记得原书中,荀家定案后,荀安的母亲于城墙上一跃而下,当时负责荀家案的安王却说其母是畏罪自杀,竟着人将他母亲曝尸于城门前,示众三天,说是以儆效尤。

钟盈不知道当时荀安有没有看到那些景象,但她猜测,他定是满腹怨恨。

可这些怨恨似乎并未生在这秀气的一张脸上,少年好像毫无所动。

甚至与寻常百姓一般,看得津津有味。

“殿下不喜欢看这个吗?”许是荀安察觉到钟盈的视线,他回头露出疑惑的神情。

“不……不是。”钟盈默了默,摇了摇头。

她视线扫至台上,方演到目连跪于佛陀前,乞求佛陀救母。

台上傀儡许是为了生动,身上皆涂了厚重的油彩。

钟盈觉得有些诡异的刺目。

“你喜欢吗?”她听到自己的声音反问。

“殿下忘了我是乐人么?这个故事,我看过多遍了。”荀安却笑了笑,“甚有一次,伎乐班里找不到人,我还暂时扮演了一下目连的母亲。”

“目连救母,”少年喃喃自语了一声,“佛经皆言修满功德,可登极乐,世人究竟谁能至极乐,那极乐之地是琉璃遍地,鲜花盈目;或是残垣虚妄,皆为虚无,不过也是无人知晓罢了。”

“都是贪图来生的虚妄,这世间诸事,再怎么圆满,也逃不过枯灭。”

钟盈皱了皱眉。

她不知道他为何会说这些。

可这话里,她好像捉摸到了他那薄雾之下片角灵魂,她正能看见它残缺的模样。

也许,这偶尔流露的,才是真正的荀安。

台上戏散了一出,钟盈抬头看了眼一旁的骆丰。

这小将看得兴起,至动情处,还拿衣袖拭了拭眼泪。

“殿下,”骆丰注意到钟盈的视线,整了整面容,“某虽看了多遍了,但这故事实在是感人。”

“徐司丞,您说我说得是也不是。”骆丰看得认真,似未曾注意到方才荀安所言。

“骆将军所言甚是。”荀安额首,把目光转向钟盈。

“殿下以为如何?”

钟盈未曾想这话题竟转移到自己身上。

“我?”

“殿下是修道之人,所见凡世,自然与我等不同吧。”

他像是询问,也像是陈述。

“孝道是为人立身之本,若连此斩断,那便是为人的根脉也断了。”钟盈开口道,“我朝以孝治天下,世人皆存孝道,便是皆有良知,推己及人,那世间应当风清朗气。”

她从原身记忆里挑了一些,整合诉于口。

“殿下所言甚是。”骆丰敛眉肃容,点了点头,“我阿耶也曾说过,若这世间所有的官员都存孝心,视百姓为子女,视圣人为君父,由心而敬,尽忠职守,那这世间便能真正太平。”

“是啊,”钟盈看了眼台上,目连已入地狱,见其生母,声泪涕下。

“只是这世间之孝,不当只是愚孝,莫要将父母之错过于偏袒或自责,那便成了恶。”

“孝之一字,在本心。”

钟盈侧目看向少年。

荀安的视线落在台上,少年眉尾痣腥红,秀薄五官愈显浓丽。

“徐安,你想不想入朝堂?”钟盈问道。

“殿下说什么?”荀安仲怔,回过头来。

“我说,你想不想做大齐的官。”

“我?”少年人的瞳孔微微放大,“我这样的人,殿下是在于我说笑么?”

“我是认真的。”钟盈点头道,“圣人明岁会亲自举办策试,只要是大齐百姓皆可参加,我希望你能去。”

台上的唱词声线响亮,围看的人皆因救母团圆的结局潸然泪下。

唯独钟盈目光如炬,望向少年如旭日之光。

这是她准备了很久的计划,也是一直想于荀安说的话。

“你愿意么?”

……

过了秋日,邑京城寒气渐上,秋日的袍衫有些薄了,都需备起冬衣。

钟盈特别叮嘱了先给荀安量身量。

自钟盈提及要荀安去参加策试,少年并无任何反驳,态度之快都让钟盈惊讶。

元盈观中本就有诸多藏书,且道教为大齐国教,因而明岁的策试以庄子、老子、文子和列子这些方向为主。

钟谦想从寒门中逐而挑选人才以应对多数朝臣皆出自世家的局面,以道教为试题,也可堵住这些人猜忌之心。

这些话是前不久她进宫时钟谦与她所说。

少年天子的野心、狡黠、谋略,对钟盈从无任何遮掩。

钟谦的坦然,让钟盈觉得受宠若惊,也隐隐有些忧虑。

并非她对钟谦不信任,只是朝堂之事,所知甚少更好,可她又考虑到荀安将入朝堂,近水楼台,她还是想多了解些东西。

“殿下。”茗礼沿着秋风从散水踏上,将手里的绢灯递给檐廊下守夜的婢子,接而抬手将支起的杆子放下,室内寒气少了许多。

“徐安那处……”钟盈从塌上抬起头,她刚开口,茗礼抢话道,“已经按着殿下吩咐,先将冬日的袍子给他带去了。”

“靴子……”钟盈又开口。

“放心,都已办妥了,”茗礼谈及荀安便脸色不佳,但还是汇报道,“炭火都给的充足,左右绝对冻不着他。”

钟盈无奈摇了摇头,道:“那便好。”

自荀安答应钟盈参加策试,便于屋内苦读典籍,甚少出门。

甚至半夜,钟盈偶前去探视,荀安的屋子依然点着灯。

少年人细薄的声音映衬在窗牖上,若一层纸片,像是一转眼回随灯色而逝。

钟盈竟分不清自己是欣慰还是忧虑。

“药……”

“殿下安心,药已让婢女端去了,日日未停。”茗礼整了床榻,将手笼子递给钟盈,“殿下早些睡吧,深秋最是寒气侵体。”

茗礼吹灭了前头的一盏灯,理了理钟盈方才放在塌上的书册,一一对帧放齐。

随后,茗礼像是想到什么,手停了下来。

“殿下,我今日出门听闻,嗣冒王病重……已经去了。”

钟盈忽而见眼前的烛火越了一下,她跟着眼睛微微一颤。

“什么时候?”她开口问。

“今日晨里,说是圣人甚至派了奉御前去,但还是没留住。”

邑京城里皇亲戚里许多,茗礼本对这嗣冒王并无太多印象,只是那清源县主常常上门拜访殿下,皆被殿下各种理由推诿,茗礼才记住了嗣冒王家的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