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1 / 2)

作品:《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

“就算你不想也得画,不会的地方也要坚持画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戚临清完全以一个过来人的心态告诉唐古拉。

“哦、哦...”

戚临清:“能得到老师的几句评价也是好的,下次吸取经验进步。再说,你不画,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五百块的报名费?”

唐古拉:“……”

我怀疑你是心疼我那五百块报名费,但我没有证据。

不过被戚临清这么一说,唐古拉又有了继续画下去的勇气。

.

由于人物画精细、用时更长,这次省赛的限制时间是四个半小时。

也就是一整个下午。

评委当然不可能一直坐在席位上。他们都上了年纪,一把老骨头坐半天会嘎嘣脆的。

因此他们期间站起来在赛场内来回走着,监督一下选手们的画画进程。

五个Z省书画协会请来的评委中,徐老先生最具资历,还上过古画鉴赏节目专访。

他四处走走停停,对这届参加选手的水平也有了些底。

等走到张平身边时,徐老先生停住了脚步。

张平选择的是绮罗人物,仿古式的写实画法,着重豪华的衣饰和场景氛围,立体感十足,确实勾勒出了古贵族女性的悠然华丽感。

徐老先生微微点头。

张平注意到他的这个动作,内心一阵得意。

这等失传的古法,在场除了自己和温冰洁外,根本没几个人会吧?

自己赢定了。

徐老先生向前一步,目光落在温冰洁的画作上。

他们用了同一种技法,整体画风很相似。

不过比起张平,温冰洁笔下的女性人物平添了几分细腻婉约,更有感觉。

徐老先生肯定地点了点头。

如无意外,这次比赛的第一名会是温老的这位孙女。

温冰洁余光也瞟到了徐老先生神色中对自己表现出的欣赏,但她并没有沾沾自喜。

温冰洁的额上冒出细密汗珠,反而更加谨慎地下笔了。

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一贯精益求精,在国画上亦是如此。

徐老先生继续顺着过道走,不出意外地发现不少选手都愁眉苦脸的。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人物画恐怕还是太难了。

“老徐!你快过来!”

忽然间徐老先生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抬眼望去,只见另外两名评委正站在一名少年身后,朝他招手。

徐老先生迟疑着走过去。

评委们神色激动地盯着那少年的画,让他有些不明所以。

方才领导不是刚指认说其是花钱买进来的吗?

离近了,徐老先生才发现对方长了张极漂亮的脸。

用漂亮来形容男生似乎不太恰当。但突然之间他脑子里只能找出这个形容词。

评委1低声道:“您看看,他的画真是绝了。”

徐老先生闻言一怔,低头视线刚碰到少年笔下的画,猛地张大了嘴巴!

这、这竟然是一个少年人画出的作品?

若不是亲眼目睹,他绝对不敢相信。

这幅画也是女性人物。

但却是烟花之地的青楼女。写实之具象,令人颠覆思维印象。

女子的衣物质软而薄,紧紧地、稠迭地贴着丰腴□□,和没有穿相差无几。画面活色生香,已然达到了能让观者口干舌燥的境界。

几处简单的线条却是点睛之笔。

徐老先生心中瞬间泛起惊涛骇浪。

这种根据不同的主题要求把画面上的线提高到头等重要位置,色彩服从线,甚至不加色彩也可以单用墨线独立成画的技法称作——“白画”。

乃是棠朝画圣傅易最出名的赫赫绝技之一。

史学家研究发现,傅易特别重视线的变化和力量,天才地把线发展成为一种富有生命、独立而自由的表现。从而开创了国画在野派先河。

这少年是怎么做到的?竟能像傅易般通过寥寥墨线就让人物的衣饰有这种举风飘盈之感!!

徐老先生迫不及待地想问对方,可又碍于赛场规定,无法开口打断少年作画。

刚过去两个小时,戚临清已完成了勾描,开始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