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草创(3 / 5)

作品:《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这个时代,就算是敌军尸首,那也是要掩埋的,人死为大……之前在馆陶设伤兵营,倒是有不少练手的机会,但现在大战都打完,只剩下突厥。

等着突厥来送人头?

一晚上连在吃饭的时候,李善都在心里发愁,也不知道刑部、大理寺关了多少死刑犯,但就算斩首或绞死也没用啊,不能做成大体老师。

也不知道福尔马林成分是什么……

“郎君。”

李善接过茶杯喝了几口水,“母亲,何事嘱咐孩儿?”

对面的朱氏扫了眼,看周氏退了下去,才说:“得封馆陶县公,却未入仕,听闻吏部尚书调任?”

之前李善未赴吏部选试,就是以封伦为借口的,听了这话苦笑道:“母亲,孩儿欲在太医署授课,不料……”

听儿子解释了一番,朱氏皱眉问:“若无成效又如何?”

“进士榜首,赴吏部选试,听闻吏部尚书乃中书令兼任……那日登门来拜的似乎便是弘农杨氏子弟?”

李善点点头,“杨思谊,其父便是中书令杨公。”

杨思谊也是这一科进士,当日在平康坊和李善相交,后还随李楷等人登门造访。

“但此事那日孩儿在圣人面前夸下海口,若不成,圣人只怕不悦。”

这句话一出,朱氏脸色微变,毕竟隋朝两位帝王的例子摆在前面,不得圣心的臣子,纵然名扬海内,但也很难往上爬。

“母亲勿忧,此事孩儿已有计较。”李善刻意活跃气氛,不想让母亲为这等事烦忧,随口道:“长安内那栋宅子前几日孩儿去看过了,宇文世叔搬的干干净净,到时候……”

“若大郎欲入住,自行收拾。”朱氏面无表情的哼了声,“为母去东山寺与南阳作伴。”

李善呃了声,好吧,自己说错话了,只能躬身行礼,“孩儿错了。”

朱氏微微叹了口气,她这两年基本上每两三日就要去东山寺与南阳公主叙话,两位妇人感同身受,交情日深。

“今日平阳公主府送来投帖,平阳公主、谯国公后日登门拜会。”朱氏交代道:“后日不要离家。”

李善应了,心想自己离开公主府也就七八天,平阳公主这么快就能出门了……就是不知道从姑姑变成姐姐,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