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龙凤胎(3 / 3)

作品:《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各部落的酋长领袖被拜为都督、刺史,受赐金银缯帛、锦袍等物。

敕勒各部的首领遂请求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设一道,称作“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各驿站备有马匹酒肉供使节食用。唐太宗准许他们的要求,于是北荒悉平。”

自此,李世民成为了后人口中所说的天可汗,大唐声势大振。

与此同时,李贞也回到了长安城,李世民龙颜大悦,立即召房玄龄等人商议要退位为太上皇,立李贞为太子之事。

不想房玄龄等人反对,认为李世民正值壮年,身体康健,不宜退位。

也就在这时,开府仪同三司、申文献公高士廉病逝。

高士廉是长孙皇后的舅舅,所以李世民亲自到他的府第看望。

高士廉死,李世民又出兴安门哭吊。房玄龄中道伏卧,拼命劝阻,李世民才回东苑,仍南望而哭,涕如雨下。高士廉灵柩出城归葬,唐太宗又登长安故城西北楼,目送痛哭。

高士廉未死之时,李世民曾去探望,说了要退位的事,高士廉极力劝阻,认为太子年少,李世民不应弃百姓而不顾。

高士廉见李世民犹豫,起身向他磕头,血流如注,李世民长叹一声,答应了高士廉的请求,自此打消了退位做太上皇的想法。

此时的李贞已回到了长安,李世民很是高兴,招李贞秉烛夜谈,李贞将自己在薛延陀的经历向李世民详细说了一遍,李世民更是高兴,直觉自己这个太子选的真是正确极了。

李贞太像年青时的自己,年青时的李世民,是李渊起兵的主要策划人。

而在李渊起兵之后,李世民更是东征西讨,灭王世充,平窦建德,败宋金刚,这才打下大唐这偌大的江山。

可以说,李世民是在唐建立最大的功臣,没有他,也就没有现在的大唐。

现在的李贞与李世民当年何等相似,也是不断为大唐征战,开疆拓土,这才有了大唐现在的辉煌。

如果说李世民是大唐的实际开创者,那李贞就是大唐崛起,称雄四方的大功臣。

没有李贞,不要说薛延陀,就连高句丽也是大唐的心头大患。

而现在,一切都不是问题,这些大唐的对头,都已被李贞灭亡,李贞功劳何其之大。

看着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一脸的笑意,心说,这才是我的儿子,这才是我大唐储君应该有的样子。

李世民与李贞交谈良久,很是满意,这才说道:“你母亲最近身体不好,你该去看看你的母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