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俞知府有请(3 / 3)

作品:《青梅她靠种田威震四方

似锦便一个人孤零零的吃了晚饭。

良笙被知府大人一票人给拉到了鸿运酒楼。

因为他神奇的帮知府大人找回了失踪的库银,俞公子俞敏对他崇拜的五体投地。

得知父亲要宴请良笙,死活也要跟着去一睹他的芳容,顺便拜个师,他从小就对侦破案子特别感兴趣。

当良笙被俞知府兄弟以及邓掌柜如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走进了雅间,俞敏顿时愣在了原地。

这个民间神探怎么会是那个人,怎么会是他?

俞敏只觉得无脸见人,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己得罪谁不好,为什么要得罪这家伙,现在怎么向人家拜师!

良笙也恰到好处的愣了一愣,然后佯装生气的对俞知府一拱手:“大人,恕在下不能吃你这顿饭,告辞!”说罢,转身就要走。

知府几个人同时拉住他,不解道:“好好的,怎么就要走了?”

在众人的再三询问下,良笙这才把他和俞敏之间发生的不愉快说与了他们听。

然后道:“我们一介草民,只想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官府的贵公子我们招惹不起,还望知府大人放过在下。”

知府黑着脸对俞敏低吼道:“你这净惹是生非的逆子,还不快滚!非要处在这里让客人心堵吗!”

俞敏连忙滚了。

知府对良笙陪罪道:“回头我一定会好好教训小畜牲的,还请夏贤弟不要走,赏脸吃个饭。”

良笙见好就收,对着知府行了一礼:“大人抬爱,草民敢不遵从!”

一票人酒至半酣,知府这才从身上掏出一张地契递给良笙。

“这次多亏了夏贤弟,不然库银找不回来,我还不知是什么下场,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夏贤弟笑纳。”

良笙瞥了两眼那张地契,是位于府城的一处有五百亩田地的田庄。

估计价值五千两银子左右,知府也算是大手笔了。

连忙拒绝:“不过举手之劳而已,哪能受大人如此大礼,在下说什么都不会收的。”

俞知秋和邓掌柜苦劝也没用。

良笙见俞知府很不得劲的样子,道:“大人真的不用给这么重的厚礼,在下只是一介草民,刀架在在下脖子上在下也不敢收。

大人若实在想谢在下,不如让县令大人便宜卖我家几千亩荒地,这样在下反而不会有心理负担。”

俞知府这才收了地契,问:“不知夏贤弟看中了哪里的荒地,我好去跟县令说。”

良笙哪里会看土地,这得让媳妇去看:“等在下有时间看好了再跟大人说。”

俞知府点头:“那行,到时我买下来送给你。”

良笙连忙推拒:“大人千万不要帮在下买下,否则在下宁愿那些荒地一直荒下去,都不会耕种的。”

知府大人哈哈大笑:“好好好,我不帮你买就是了,来,喝酒,喝酒。”

酒足饭饱,俞知府安排人把良笙送回了家。

良笙一回去就把俞知府的承诺告诉了似锦。

似锦也很高兴:“那我明天就在县城附近转一转,哪里的荒地好,买他个三千亩!”

她也宁愿买荒地而不要俞知府的馈赠,接了俞知府的馈赠,良笙和他的人情就两清了。

那还不如让俞知府欠着这个人情,对她家多份关照,这个县城就没有人敢欺负她们家了。

良笙道:“机会难得,要买就买他个五千亩土地。”

似锦笑着道:“你比我还贪。”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第二天天没亮,就下起了秋雨,似锦只能待在家里。

打发司墨去买了板栗和糯米粉以及糖桂花回来做重阳糕吃。

重阳糕做起来很简单。

将板栗煮熟,去壳,切碎,糯米粉加上糖桂花,温水调匀。

加上板栗碎后揉成粉团,用手将粉团摊开,上锅蒸熟,然后冷却,切开,装盘。

坐在房间的榻榻米上,一面品着香茗,一面吃着重阳糕,一面欣赏着秋雨,有种说不出来的宁静和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