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良渚当国王 / 章节正文阅读

第0145章弯道超车(2 / 3)

作品:《我在良渚当国王

想了一想,又计算了一番。

他决定按人均两亩水田的标准进行开垦。

这个两亩,就不是现代的平米的亩了,而是叶青制定的1200平米的大亩。

一家五口人,水田就是10亩,亩产400斤,两季就是800斤,10亩就是8000斤。

上交一半的税,还有4000斤,五口人足够吃了,还会有大量的剩余。

而10大亩的水田,也没有超出一个家庭耕作能力的极限。

一个正常的家庭,最少两个劳力还是有的。

实际上限制劳力耕种水田的极限,原因在于水稻的时节性。

难就难在插秧和收割。

劳动量一下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办法错开。

而种植水稻的其他阶段,需要的劳力不是很多。

那时候闲的时间可不少。

那么种麻种豆种蔬菜,就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可行的。

种麻是为了织布。

种豆是为了榨油,也可以做食物。

种蔬菜,也是食物,蔬菜是主粮之外很大的补充。

食物的结构也是一种安全的结构,不至于水稻歉收,就要逃荒。

再将养猪,养鸡发展起来,还有鸭和鹅。

吃穿住不愁,那就是小康社会啊。

完美!

确定好了开垦的数量,还有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

水牛,现在部落有100多头,均摊下来,20人共一头牛,也就是四户共一头牛……

这似乎有点不够啊。

必须寻找新的野牛群,再抓捕一些回来。

40亩田,还是集中在一个短时间内耕完,做不到啊!

幸好的是,这个时期,气候温暖,水稻可以生长的时间很长,不需要像后世那样搞双抢,时间上会充裕很多。

但牛还是要抓的,牛可以发挥的作用不止是耕田。

自然是越多越好。

只是时间上不需要那么紧迫罢了。

而犁耙耖,每一个家庭配备上一套,是没有什么难度的,无非是早晚的问题。

剩下的斧头镰刀等等工具就更不是问题。

而实际上,炼铜作坊和木工作坊早就将这些所需的生产资料准备好了。

这样,就算是将耕种所需的生产资料都配备齐了。

当然,这些生产资料是不会分配到每个家庭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