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章节正文阅读

第368章 评审(1 / 1)

作品:《重生之大建筑师

第368章评审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来参加本年度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这一刻,那些矜持的建筑师们顿时化身为服装批发市场的小贩儿,卖力地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他们都知道这次展会的重要性,如果自己的作品能获得他们的认可,说不定就能迎来新的机会,更何况评审也在里面呢,要是能征服他们拿下大奖那就更好了。

林楼也在做着一样的事情,面带微笑迎接参观者的询问,“这是为皮尔-卡丹先生设计的新旗舰店,将在巴黎的拉德芳斯完成建造…….啊,您是法国人,那真是太好了,相信您肯定了解拉德芳斯,这座新城真是全世界城市规划的典范…….”

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祖国,这位法国参观者顿时心生自豪,连带着对林楼也多了几分好感,“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我看您的作品似乎有一些未来主义的倾向?”

能来参加这种展会的,多少都有一些艺术素养,所以看出林楼的设计风格也不奇怪,他夸赞道,“您的目光非常敏锐,的确是运用了未来主义的一些理念,这和皮尔-卡丹先生的设计风格是一致的,并且很适合拉德芳斯这种领先世界的新城。”

“这座建筑坐落于拉德芳斯,和周围的环境绝对是相得益彰!您可以进来参观下,虽然这座模型比真实的建筑小很多,但是也能看出一些东西,尤其是对您这种艺术嗅觉敏锐的女士来说。”林楼邀请她进入里面。

她好奇地在亚克力椅子上坐了坐,“这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感觉坐上去很舒服!”

“丙烯酸塑料,又叫亚克力,是一种刚刚开始应用在建筑和家具领域的新材料,在设计这把椅子的时候我应用了一些人体工学原理,让自已更贴近人体曲线,这样您坐在上面的时候身体可以均匀受力,就显得很舒服了。”

幸好那些极端环保组织现在的声势还不够大,环保也没有成为欧美世界的绝对政治正确,林楼才可以如此轻松地给他们介绍这些,要是放到二十一世纪,他们肯定会质疑这种材料是否环保,顺便给林楼一个大大的差评。

不过要是真的到了那时候,林楼自然也有应对的办法,环保建筑、绿色建筑等理念就能提出来了,一边迎合他们的政治正确,一边拿下大项目的设计。

“它比玻璃更轻,更不容易破碎,同时透光度、着色度都非常好,所以使用这种材料可以打造更绚丽的外立面。”林楼依次打开不同位置的灯光,向他们展示这座建筑能给购物者带来的全新体验。

“这真是太梦幻了!”进入模型内部的参观者都为之倾倒,这是他们从未感受过的体验。

而在军械库外面,几位评审一边聊天一边准备进入展馆,欣赏这些建筑师的作品,然后给出评判,从中选出今年的金狮奖得主。

“你们有没有看好的作品?”有评委问道,他们虽然是第一次来到现场进行参观,但并不代表他们对这次参展的作品一无所知。

这种展会看起来貌似公平,但是因为威尼斯双年展长期以来形成的影响力,已经足以对艺术界产生一定作用;在加上这些评委也都是圈内人士,彼此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也不可能完全公平地进行评选。

只是威尼斯双年展的历史悠久,很多表面功夫都做得相当不错,所以一般人不清楚这些内幕罢了,但是你什么都不准备就愣冲冲地过来报名参展,能不能被选中可不好说,就算被选中的话,有没有资格问鼎金狮奖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像奥斯卡颁奖典礼一样,评审团貌似独立,但是很多影视公司都能想到办法公关,从而让自己中意的作品拿下某些奖项。

有些人会通过私人关系,提前向他们推荐某位参展者的作品,有的则会利用其它方式向他们施加影响力,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评审团成员也不例外,他们或多或少都受了一定的影响,能够完全不受干扰地来进行评判的绝地是少数。

“来自中国的林,他的作品相当不错!他此前在香江赢得了矶崎新的青睐,是一名卓有天分的青年建筑师。”看来皮尔-卡丹的公关起了作用,马上就有人提到他了。

“而且,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艺术展会,也应该不断扩大影响力,虽然眼下的中国还很贫穷和落后,但毕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现在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建筑师参展,如果他的作品的确出色,我们给他应有的评价,那么对扩大威尼斯双年展的影响力也大有好处。”有人一本正经地说道。

看起来好像是一片公心,时刻考虑着展会的发展前景,但实际上,要是林楼是自己单独过来报名参展的,他恐怕就不会这么说了。

“弗兰奇先生说得很对,我们有义务将不同世界的艺术家推向全世界,接纳入主流艺术圈子,这也是威尼斯双年展创办之初就一直秉承的理念。”有人附和道。

“哼,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的作品的确出色,如果他的作品不能让我满意,我肯定会进行公平的评价的!这事关威尼斯双年展的权威性!”当然,皮尔-卡丹也不是万能的,时尚界和艺术界虽然多有牵连,但终究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自然有人对他不服气。

至于这种不服气究竟是针对林楼或者皮尔-卡丹来的,还是他已经提前受到了某种影响,这就有些不好说了。

评审们进入会场里面,挨个品鉴那些参展作品,并时不时交流着,“这件作品实在是太保守了,作为建筑作品来说,实用性或许不错,但艺术性还是差了些,肯定无缘金狮奖。”

“这件作品似乎受到了至上主义的影响,看起来还不错,但技法仍然显得稚嫩了些!而且作为我个人而言,我是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面的,显得太过冷漠了,缺少生活应有的热情,我可不喜欢。”

“哇哦,这个不错,整个建筑的体量与屋项形式,使其如同是从满布岩石的海岬地段中生长出来;平面布局,反映了建筑与地质结构相适应的处理方法;空间中多样的门窗开口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增强着室内与周边景观之间的联系;出挑很深的屋檐,把红木天花延伸至室外,形成一个减弱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加上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起这个,皮尔-卡丹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林,看来用计算机完成设计确实是未来的趋势,我想在服装设计这块,我们可以进行合作。”

“在草图绘制阶段,还是手绘更能给人带来灵感,不过在细化以及生产环节,电脑绘图技术的优势就太大了!比如调整尺码方面,只需要输入几个命令就能完成,这在服装生产环节绝对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皮尔-卡丹早就采取了工厂化批量生产技术,要是遇到那些老派的,依旧坚持手工作坊式生产的老古董,林楼肯定不会说这些。

“我可以让几名服装设计师去美国配合软件开发,甚至还可以提供部分资金。”皮尔-卡丹开出了价码。

和他合作,林楼还是很愿意的,借用他的名声,这款软件开发出来之后,打入服装设计师的市场肯定更便利,就像自己最早让贝聿铭的建筑事务所用上cad一样。

“我也很希望能和您合作,不过您也知道,我只是有点小股份而已,并不能完全决定这件事,这样好了,我给美国那边打个电话,然后您安排人手过去谈具体合作方式好了。”现在是皮尔-卡丹更主动,所以林楼也不介意让公司多拿点好处。

“没有问题,为我们的合作干一杯!”皮尔-卡丹倒了两杯酒,双方举杯庆祝。

他也没想着马上就能签署合同,不过既然两家公司的主要领导者都有合作的意愿,那么剩下的就只是细节问题而已,这些事情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正事儿说完,皮尔-卡丹也放松下来,他好奇地问道,“你似乎正打算出去?是想游览下威尼斯的美景么?”

“这个肯定是要去的,威尼斯的建筑我还没有看完呢!”这里的确有许多值得认真游览和记录的建筑。

“不过今天我可不是为了这些才出门的,我想去看看其他艺术类别的展出,或许会给我带来一些收获呢!”林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