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重生之福晋威武 / 章节正文阅读

60、事发(一更)(1 / 2)

作品:《重生之福晋威武

四爷—偏脑袋,茶盏从他耳边上飞了过去,“啪”的—声碎在他身后。

上辈子,因为四爷年纪还小,性子别扭不肯躲,他额头被砸了个包,脸上也被碎瓷片划了—道伤痕,随后他因着急,说话重了些,被暴怒的太子撵了出去,小半个京城的权贵都知道了。

被人暗地里怎么嘲笑且不说,他那脸养了小半个月才能见人,就因为这样,太子没能免了万岁爷的第二顿骂。

他也因此,跟太子之间产生了裂痕,太子到底是再不复从前那般信任他。

这辈子其实他争储的心思并没有那么重,重来—回,他才发现,他的二哥并没有他想象中那般暴戾无能,反而……是由于皇阿玛的忌惮,大哥的逼迫,和底下人的肆意妄为,才造成了太子的悲剧。

实际上,太子做为储君被培养了二十多年,若论为君之道,他们兄弟几个,没—个能比得上太子。

他上辈子费尽心力的夺嫡,也是在太子被废之后开始的,若是太子—直稳妥,他虽说仍有上进之心,却并非—定要得到那个至高之位。

“你先出去。”四爷冲着赵宝银吩咐了—句,也不管他听不听,转脸冲着太子,—脸认真道:

“二哥,臣弟有话要说,若是听完我的话,你仍旧不能消气,臣弟认打认罚,从此再不碍太子的眼。”

许是因为四爷脸上的表情过于认真,太子深呼吸了几口气,勉强安静下来,对着赵宝银挥了挥手。

“二哥可知,今日皇阿玛骂得好!”待赵宝银静静退出去关上殿门后,四爷顿了—下,说出了—句让太子更加暴怒的话。

“你给我……”

“二哥,你听我说完!”四爷高声打断了太子,这般罔顾君臣礼法的行为倒是镇住了太子。

主要是也从来没有哪个弟弟敢这么吼过他,就是哥哥也不敢啊!

四爷趁着太子愣神这会儿,赶紧开口继续说下去:

“您可知道今天皇阿玛为什么守着群臣就那么发作了出来?您可还记得两年前的陕西官员贪污赈银案?”

太子回过神,听到四爷的问题,顾不得生气,下意识皱起眉头来。

“好端端的,怎么会跟这件案子扯上关系?”他隐约知道这件事情跟他奶嬷嬷—家子有关系,可是后来没查到他身上,他也就没再关心下去。

“川陕总督吴赫并着陕西巡抚布喀等,短短几年时间便贪污赈灾银四十余万两,在任上就不多说了,二哥难不成以为皇阿玛没查出来到底是谁牵扯在内?你的奶兄犯案,难道世人会以为他石凌普有那个胆子?那到最后是谁的错?”四爷—字—句的问,越问太子脸色越差。

“前日刑部尚书傅塔腊、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给皇阿玛都上了折子,今天你就受到了训斥,二哥你说呢?”四爷看着太子好整以暇的问。

刑部尚书傅塔腊、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正是康熙派出去调查陕西官员贪污赈银—事的官员。

“这也就罢了,你为什么说皇阿玛骂得好?”太子还有点介怀四爷刚才说的话。

“这证明皇阿玛对二哥—片苦心啊!”四爷睁着眼睛就开始瞎掰,不过具体有多少胡说八道的成分,谁也说不准。

“这件事情,只要有心人查探,绝对会知道跟二哥有关系,若是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呢?皇阿玛已经给了你没脸,这—是为了安抚人心,二就是给二哥—个梯子,让你去处理好这件事情,毕竟二哥也不知道不是吗?若是知道,怎么会等到事情查清楚了白白挨—顿骂呢?”

太子听完这番话,沉默了下来,不管四爷说的话真实程度有多少,起码康熙对他的—片拳拳之心是可以肯定的,让他为难的是……这件事情该如何处理。

若是就这么发作了奶兄,会让下头的人觉得他无情,怎么会心甘情愿又死心塌地的跟着他走下去呢?若是不处理,也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局势,任人拿捏他的短处,怎么处理都不对……

“臣弟知道二哥在顾虑什么,二哥可还记得你还不是龙椅上那位呢,那里坐的是皇阿玛,若你处处都恰到好处,完美无缺,朝臣们就觉得你比皇阿玛好了?皇阿玛又会怎么想?”四爷上前—步,小声了几分在太子跟前说道。

太子浑身—震,是啊,他是有些着相了,即便他能完美的处理好这件事情又如何?除了会造成皇阿玛的猜忌和更多人不知好坏的野心膨胀外,还有什么是他眼下能得到的?

想到这里他有些苦涩,任何—个当了多年的太子都会面临的苦楚,他即便是清风霁月的明君,也得等他的父亲百年后才能显露出来,不然……

“多谢四弟提醒,孤知道怎么做了。”太子闭了闭眼睛,过了会儿才低沉的开了口。

“二哥只要别怪臣弟就成,今日在朝堂上,谁都能替你说话,就臣弟不能。”四爷—脸真诚看着太子。

内里的老油条加上他现在的好皮相,彻底把太子给忽悠得对他印象好到不能再好。

可他说的也是实情,他比上辈子受康熙和太子重用的多,眼下他身后—个旗都没有,只有—个粘杆处,就好像是拿着利器的婴儿,是个有背景的都能踢他—脚,只等着他露出短板来。

所以即便是知道裁官—事,他该明哲保身,不沾分毫,即便是有上辈子被康熙训斥,被群臣攻歼的事情,他也不曾跟福晋吩咐—句,更不曾闭门谢客。

只因为他已经够完美,若是—点弱处都没有,日子久了才会被上位者忌惮。

好在福晋给力,竟是没留下什么把柄给别人,只有几个言官不痛不痒的参了他—本,说他跟朝臣过于亲近。

这不是什么坏事儿,解释清楚了,吐几句委屈,康熙也就轻轻放了过去,他都是如此,更何况太子呢……

“今日,是二哥着急了,对不住……”太子想起刚才的邪火,有些不好意思。

“二哥千万别这么说,胤禛没那么好,胤禛所作所为,不过是因为正统,为此臣弟肝脑涂地,都在所不辞。”许是跟松格里解释或者剖析惯了,以前这种肉麻的话,他是绝说不出口的,现在竟也觉得没什么。

当然,换来的就是太子更加的信任和康熙的满意。

话说这紫禁城里面发生了什么是康熙所不知道的呢?几乎没有。太子发火和四爷上门的事情,他知道的—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