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重生之福晋威武 / 章节正文阅读

105、心疼(1 / 3)

作品:《重生之福晋威武

“什么增产?仔细说说。”康熙脸上的怒色一扫而空,也不计较什么御前失仪的事情了,一反应过来就赶紧问。

“回皇阿玛,儿子在京郊的庄子上,闲来无事的时候,跟那里的农民聊天,无意间听他们说发现了一种高产水稻,应该是由于混杂种植引起的,一般稻子是两百左右稻花,这种水稻可多一半的稻花。”四爷站起身仔细形容了一下他的发现。

其实说是从农民那里发现的,只是四爷引导着他们似是而非的说了出来而已。

水稻在北方本就种植稀少,也不受农民重视,无非是贵人们喜欢,所以种了些。

他是上辈子在江浙区域的时候,在下到地方县里躲藏朱三太子追杀时,听那户人家说的。

不同的水稻混杂种植,并且留下子母株后进行混种,种植出来的水稻比正常稻谷,多的时候可高达两倍增产。[注]

只是他目前只是在京郊附近的庄子上小面积实践,并没有那么高产量。

可对于灾害频发,老百姓缺衣少食的现在,就算高五成的收成,也是了不得的事情,起码每年能少死一半儿的灾民,而且灾民闹事的频率也会低很多。

毕竟如果百姓们丰衣足食,不缺吃穿,谁会没事儿受反贼鼓动,做那等子脑袋不保的险事呢。

“若是真的,那这次江浙的事情就好解决多了。”李光地面上大喜,对着康熙躬身道:

“只要给老百姓希望,就不怕到时候抓捕逆贼的时候,老百姓反叛情绪大了。臣认为此事交由雍亲王来处理,再合适不过。”

康熙正是这个意思,且不说他这个四儿子是个严谨的人,他本就属意四爷下江南处理此事。

有了水稻增产这件事情,那钦差更是非四爷莫属。

看来他还是误会自己儿子了,康熙欣慰的看着四爷。

他以为四爷闲赋在家,就是没事儿闹着顽,没想到他即使做个富贵闲人,也没有把老百姓的福祉抛之脑后,看来他以前想的……

康熙眼神暗了暗,当下开口就要吩咐:

“老四,这件事情就……”

“皇阿玛,儿臣有话要回禀。”四爷打断了康熙的话,君无戏言,等皇上开口以后再拒绝,不管他说的多有道理,总会惹来有心人的非议。

“嗯?你说。”康熙倒是没有不悦,只当四爷还有事情没说清楚。

“禀皇阿玛,此次江浙乱民事件,儿臣确实特别希望能为皇阿玛分忧,可儿臣自知性子冷硬,却是不适合这次前去处理。此次下江浙一带之人,须得长袖善舞,且极具亲和力才是。”四爷这话说完,康熙就愣住了,他认真的思考其四爷说的话来。

“且朱三太子一伙逆贼趁机作乱,怕是也看准了朝廷不敢强硬解决此事,可事关国体,我大清定不能妥协,因此就更需要有个能言善辩的人并着骁勇果决之人前去,互相配合,方为大善。”四爷见康熙脸上有思索之意,不紧不慢的继续说着。

说完后他顿了一下,才肃着脸继续朗声道:

“儿臣推荐由八弟作为钦差,带着高产水稻种植方法前去安抚灾民,由大哥作为暗地里的利剑,配合并保护八弟,同时一举将乱臣贼子拿下,以正国体。”

“回皇上的话,臣觉得雍亲王所言有理。”不待康熙仔细思考老大和老八的组合,马齐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上前一步附和道。

“那就依你所言,张廷玉拟旨,命廉郡王为钦差,南下处理江浙乱民一案,令直亲王暗中保护并配合廉郡王,时机成熟时,将朱三太子一派彻底拿下,押解回京。”康熙点了点头,虽然直亲王这一两年跟老八有些不对付,但他觉得以老八的性子,当是不难解决。

“是。”四品侍旨张廷玉从一侧站出来,轻声应诺后,到一侧拟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