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烟火 / 章节正文阅读

一千百十八章 三足鼎立(2 / 3)

作品:《大明烟火

朱标凝神说道:“可是孤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孤对文臣的了解颇多,却没有发现有你说的巧立名目的。”

韩度抬眼看了一下朱标,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自信,敢说文官当中没有人巧立名目收刮百姓。正色说道:“殿下,即便是现在,臣也该像你保证,就此时此刻天下官员一定有人在巧立名目收刮百姓贪墨肥己,但是这种人现在肯定还不多。殿下之所以看不到,那是因为和殿下接触的几乎都是京城文官,有皇上坐镇,那些文官才丝毫不敢放肆。出了京城,越是远离京城的地方,他们的胆子就越大,就越是有人该收刮百姓。”

“而且,皇上百战而立天下,威望极高无可匹敌。不管是什么样的官员,面对皇上都只能够退避三舍,不敢针锋相对。但是,殿下扪心自问,若是继承大位,也能够有皇上的威势么?”

“当然没有。”朱标毫不犹豫的说道,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韩度继续说道:“殿下虽然没有皇上的威势,但是殿下的威望也是极高,因此这个时候文官还不敢造次,所以大明也可以顺利的迎来盛世。可是以后的帝王,声威就更加不如殿下了,若是有足够的手腕还好,若是没有足够的手段,那肯定会和文臣爆发冲突。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帝王有着足够的实力,将百官给强行压下去。要么......”

“怎么样?”朱标脸色不好看,抬眼望着韩度。

既然朱标问了,那韩度也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咬牙突出几个字来:“反客为主,文官获胜,将皇权架空,让帝王成为一个人形印章。”

“碰~”朱标愤怒的一拳锤在桌子上。

韩度知道朱标愤怒,可是再愤怒也不得不面对事实。眼中喷火道:“这样的事情,以前的文官并不是没有干过。前宋的时候,不就是文官在和帝王的交锋当中大获全胜,将后来帝王的权力彻底架空了吗?帝王的旨意,一个文臣稍有认为不对,便可以直接驳回。这不是架空皇权,这是什么?若殿下不信,可以自己对比试试。现在朝中的大臣,有哪个敢驳回皇上的旨意?”

朱标只是略微一想,便认为韩度说的有理。前宋虽然将‘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挂在嘴上,但其实这也是前宋皇帝的无奈。大明曾经也有臣子向父皇建议,想要‘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结果被父皇直接暴怒训斥,“大明乃是皇帝与百姓共天下”,并且直接将这人给贬黜,永不叙用。从这一点上来看,父皇和韩度对文官的态度几乎是一致的。

嗯,相比起来,韩度反而要更加极端一点。

韩度继续说道:“而且,就算是文官们架空了皇权,排挤了武将,获得了最大治理天下的便利。可是结果呢,天下不一样被文官给治理的一团糟?贪腐横行、叠床架屋,巨额的薪俸之出让朝廷连年入不敷出。最后,也只有步入灭亡一途。”

“是啊,文官总是将前宋视为政绩最为开明的时候。可是讽刺的是,即便是如此,前宋一样也短短的二百来年就亡了,真是让人扼腕叹息。”朱标语气惋惜的同时,也不再相信以往儒家灌输给他的那些东西,至少他可以站在一个较为客观的角度,去理智的辨别事情的对错。

朱标回头朝韩度看了一眼,见他满脸无所谓的表情,心中一动,尝试着问道:“你一想是足智多谋,对此有没有办法?”

韩度心里忍不住吐槽了朱标一句,用的着自己的时候就是“足智多谋”,用不着自己的时候就是“鬼点子多”,真的是好话坏话都被朱标一个人给说尽了。

不过尽管韩度心里不满,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直接就回答了朱标,毕竟这是自己今日前来找朱标的目的。

韩度喝两口茶水,两手交叉放在肚子前面,淡定的说道:“殿下何必要问我,殿下饱读史书,史书里面不就有着答案吗?”

朱标没有去细想,看了一眼韩度道:“孤还是想要听听你的看法。”

“好吧。”既然如此,韩度便说道:“其实想要制衡文官,并不复杂。”

韩度将桌子上的茶杯挪过来三个,说道:“天下最稳固的关系,就是三角关系。就如同魏蜀吴一样,三国彼此制衡谁也不能坐大。曹魏虽然一家独大,但是也在蜀吴的制衡之下花了百多年,才结束了这种关系。”

“这是殿下,这是文官。”韩度先摆出两个杯子,说道:“若是朝堂之上只有殿下和文官,那么不用想,文官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肯定会将所有的敌意都放到殿下身上。一步一步削弱皇权,直到彻底将皇权完全架空为止。”

朱标眼睛紧紧地盯着两个茶杯,沉默不语。

韩度继续说道:“但是若这其中再加上一个杯子,那就不一样了。”

韩度又伸手拿过一个杯子,放在桌上两个杯子中间,顿时成三足鼎立之势。“原本属于文官的权力,被人先分走了一半。因此,文官就在和殿下针锋相对之前,就必须要先收回这部分权力。要不然,他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殿下叫板,更容易被对方坐收渔翁之利。”

文官想要和皇帝相争,就绝对不允许有人站在一旁看戏。因为,若是他们和皇帝正激烈争斗的时候,这股势力瞬间倒向皇帝,那他们必然就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文官在想要和皇帝扳手腕之前,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先将这股势力给除掉。

见朱标点头,韩度顿时笑了起来,伸手将代表朱标的杯子给他那边推了推,说道:“这样对殿下就极为有利了。既然文官要和这一方争斗,那这一方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奋起反抗。这个时候,皇上只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拉一把,就可以让他们谁也奈何不了谁。”

“从此,再也没有谁能够威胁到殿下。”

朱标眼睛一亮,瞬间就明白了韩度的意思。忽然疑惑的问道:“这些话,你以前为什么不和孤说?”

韩度撇撇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道:“若是殿下没有和景云大婚,这些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在殿下面前提起。”

“哦?这是为何?孤若是不娶景云,难道就不值得你辅佐吗?”朱标的眉头皱起,脸上有着不悦。

就算是一个普通男人,听到韩度这样的话,都会不高兴的。因为这话,有让人借助妻家势力的嫌疑。更何况,还是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