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外科教父 / 章节正文阅读

766章 超饱和攻击(2 / 3)

作品:《外科教父

“你的导师真是个大麻烦的家伙,好吧,告诉他,如果流转到我手上,待遇跟前三篇一样,不过我也不敢确定《cell》和《nature》这帮家伙脑子里有几分是脑组织,几分是烂豆腐,在我看来,刘易斯还算诚实,自己看不懂的文章会交给我试试,可是有些家伙不一样,尤其是英国佬,你知道的,最擅长装模作样,他们审稿方式独树一帜,完全凭借自己那颗脑袋决定稿件的生死,论文在他们手上很可能直接在被卡掉,不会送到专家评审这一步,即使送到专家评审这步,专家的意见也只是他们耳边的蚊子声。”

“放心吧,一切交给我,只要我知道这事,论文又是真家伙,我就不会让他们稀里糊涂的卡掉。”

曼因斯坦可是身兼CNS三大期刊医学类的审稿专家,全世界恐怕也只有曼因斯坦有这份殊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曼因斯坦不会让金子的光芒被掩盖。

“这是你自己说的,可不是我请你帮忙,这次我不欠你人情。”奥古斯特立刻澄清。

曼因斯坦缓缓地说:“我的老朋友,这次的事与你无关,但是上次你答应的事情可不能反悔。”

“当然。”奥古斯特十分坚定。

也不知道两个德国人之间达成了什么交易。

挂断曼因斯坦的电话,奥古斯特一拳重重地捶在自己的大腿上:“真带劲!”

然后,奥古斯特一路狂奔,随即想起上次在走廊奔跑引起大家的抢救反应,差点被群殴,于是有意放慢脚步,走向杨平的办公室。

杨平正在研究第二天的手术,奥古斯特敲开门,压住极度兴奋的声音:“教授,你的林3篇《science》已经过审手稿,将全部一次发表在最新一期,其中一篇为封面文章,我的老朋友曼因斯坦真是给力,也只有他才有这种眼力和魄力。”

奥古斯特忘不了关键时候在教授面前邀功。

——

杨平打开QQ邮箱,果然《science》已经回复邮件。

《science》因为时间仓促,所以给杨平的回信也非常简短,没有任何啰嗦词句,更加没有拘泥与邮件的格式。

“3篇论文已经过审收稿,全部予以发表在当期,其中一篇为封面文章,现在官网可查,纸质期刊已经发出。”

要不是显示的发出邮箱是《science》官方邮箱,这种过于简短而毫无正式格式的回信,可能让杨平当做诈骗邮件。

“有官方回复?”奥古斯特喜形于色。

杨平点点头,奥古斯特凑过去看,果然是《science》的官方回信。

看来曼因斯坦这个家伙说得没错,一切都是真的,一次3篇,总共4篇《science》,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奥古斯特明白这是多大的学术成绩,很多人临床医生终其一生没办法在这种期刊上留下一点笔墨。

4篇《science》,杰青的名额已经没有争论。

杰青的名额争夺愈来愈激烈,其实杨平对“杰青”毫无兴趣。

对他来说,几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塞牙缝也不够,现在有了专门的基金支持,科研经费可以说完全不愁,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杨平希望自己所有课题都是自筹经费,这样免去各种各样的评审,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也为国家节约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留给需要的人。

但是夏院长、韩主任积极性这么高,而且“杰青”这个名号对医院的发展至关重要,杨平不能冷了老人家的热情,所以也必须积极配合参与。

很快就是杰青名额投票的会议,几天前,夏院长、老韩,还有科教处的周主任已经再三叮嘱杨平,一定要做好准备,将演讲的草稿提前准备好,最好有一份精美的PPT,向各位专家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

虽然推荐资料上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总比不上这种面对面的演讲有感染力。

可是杨平哪有时间来准备这些东西,只是演讲而已,又不是搞市场营销那一套,所以杨平没有准备稿纸,更加没有什么PPT,只是准备腹稿,现在连腹稿也不需要。

为了感谢奥古斯特及时报信,杨平给他倒了一杯茶。

奥古斯特诚惶诚恐地接过杯子:“教授,我这次没有在走廊里跑,是慢慢地走过来的。”

“嗯,这就对了。”杨平赞许地说。

杨平和奥古斯特聊了一会关于杨氏脊柱侧弯矫形版的设想,自己没有时间来搞这些课题,希望奥古斯特和徐志良一起来完成。

版的技术是对脊柱外固定架技术的升级,它将利用儿童及青少年骨骺未闭,仍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通过对骨骺进行精确的阻滞与刺激,从而用更加微创的技术来矫正脊柱的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