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外科教父 / 章节正文阅读

946章 原地升级(2 / 5)

作品:《外科教父

杨平看完电子病历,准备做一次床旁的超声心动图,这是术后需要反复复查的检查。

夏书推来彩超机,开始给患者做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对一些心脏疾病进行定性诊断,还能定量分析心脏结构、瓣膜形态、室壁运动及血液动力学状态,评估心脏形态、结构,包括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开闭和心肌运动等。

所以彩超在很多情况下是心脏外科最常用的检查,在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也就是术前、术中和术后,彩超是必不可少的诊断与评价工具。

在我国,超声心动图一般都是超声医生来做,不管是心脏内科还是心脏外科医生很少有掌握超声心动图原理与操作的,大多数医生是门外汉。

与我国不同,在欧美心脏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必须自己动手做超声心动图,他们从住院医生培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这方面的全面学习与实践,所以心脏彩超是每一个心脏专科的医生的必备技能,必须熟练掌握。

超声心动图的奠基人美国的菲根鲍姆医生不是超声科医生,而是一位心脏内科医生。心脏外科或内科医生拥有临床经验,如何能够自己掌握彩超的原理和使用,可以慌临床与影像完美的结合起来。

而超声科一医生一辈子不会去主刀心脏手术,缺乏心脏疾病的临床经验,仅仅只有影像学知识,而临床与影像结合更加有利于心脏彩超的进步。

我国超声心动图之父是武汉协和医院超声科的王新房教授,他在超声专业贡献巨大,是世界公认的胎心超声监测第一人。

在上世纪的60年代,我国的产科大夫只能靠听和摸来了解胎儿在子宫中的情况,听不到胎儿心跳。1963年,在给孕妇超声检查时,王教授发现超声仪上显示的波多跳了一下,推想这应是胎儿的肢体活动。他立即想到:既然能了解肢体活动,能不能用它监测到胎儿心跳呢?于是,王教授开始尝试,并用两个超声探头,一个连着母亲心脏,一个连着胎儿心脏,得出两个快慢不一的波段。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了胎儿心跳反射。当年,王教授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画出了世界第一条胎儿心跳波动频率曲线图。2002年,依据这篇文章,世界超声界最终确认:中国首先发现胎心超声反射。

其实夏书在阜外医院的时候,也是不太熟悉心动超声图,不管是原理是实践操作,他都很少接触,平时都是依靠超声科医生的帮助来完场超声心动图检查。来到三博医院外科研究所后,夏书才开始学习自己做超声心动图,自己下诊断,现在夏书已经掌握超声的原理和操作,而且操作十分熟练。

杨平在旁边看,夏书动手操作,彩超探头开始对卡伦的心脏进行检查,对心腔大小、室壁厚度、瓣膜开闭、心肌运动等等进行全面的评价,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尤其瓣膜的情况,必须进行仔细的评价,以发现一些细微潜在的风险。

周围医生安静地看着杨平和夏书做心脏彩超,没人发出一点声音,都十分专注。

而瑞典医生边看,一边看一边继续画他的“火柴人”,因为他要复原这种检查时医生和患者各自的位置、姿势等等,这样有些不懂的地方以后可以慢慢分析,很多东西依靠文字是无法进行详细和准确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