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王图的信心和野心(2 / 5)

作品:《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尽管目前的十二点四公斤的水平,距离十八公斤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是这个数据增长的其实比较快速。

要知道国朝前期,大概也就是承顺十年之前,按照当初的小规模研究分析得出的数据,帝国的人均肉食消耗水平才区区两公斤……简直是惨不忍睹。

后续十年代也不咋地,也就三四公斤的水平。

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好一些,但是长期徘徊在五六公斤的水准。

然而最近十年的增速却是非常快,三十八年的时候就已经增加到了八公斤的水准,两年过去了,又直接飙涨到十二点四公斤。

而且随着冷冻运输储存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西部以及北方,还有海外地区的肉食将会大规模的供应江南,中原等关内十八省这一人口密集区域,这将会进一步增加肉食供应。

此外随着从美洲地区大量进口除了小麦,稻谷等主粮外的玉米、大豆等辅助粮食,这些辅助也能够在本土地区加工为饲料,进一步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到时候肉食供应肯定会更多。

未来帝国的肉食供应,将会呈现一种爆发式的增长,达到人均十八公斤的水平有望在三五年内达到。

这个时间进度大体上也符合帝国整体粮食供应的增速进步。

为什么帝国要把人均粮食消耗的关节点定在四百公斤啊?就是因为人们吃饭也是有限度的,当人均达到四百公斤之后,人们对主粮的消耗就不会有太大的增加了,而是开始增加肉食禽蛋,乃至水果蔬菜等食物的消耗。

这吃饱饭后,自然就想着吃的好一些。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帝国的人均粮食消耗水平在达到四百公斤之后,其增速就会放缓,甚至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但是为什么还是要加大粮食生产,扩大粮食供应?

因为不仅仅人吃粮食,各类牲口,鸡鸭猪乃至马之类的也需要消耗各种粮食的,而这些牲口消耗了粮食之后,就会变成肉食供应人们的消耗。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帝国的肉食供应量大幅度上涨,并且越长越高的缘故。

没啥特别理由,就一个:粮食供应多了!

农林部提出来的这两个关键时局,让罗志学笑容满面,虽然之前他就已经看过相关报告,知道了这两项数据增长的非常漂亮,但是如今正式公布出去,罗志学依旧很开心。

随着各参务大臣陆续来了一篇名为贺词,实际上是简单工作简报的报告后,罗志学又亲自讲话,主要是夸奖做出成绩的各部门,臣子,鼓励他们未来做的更好。

而对于一些成绩不突出的部门倒也没指责。

毕竟今天是春节国宴,整体氛围都是要高高兴兴的,典型的报喜不报忧。

这也是罗志学的一贯工作态度,那就是好事拿出来说,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而坏事嘛,罗志学会把相关负责人贬职的贬值,流放海外的流放海外,革职的革职,但是也不会进行公开宣扬,更不会在这种重要政治场合里进行公开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