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306章 并幽之事(2 / 4)

作品:《蜀汉之庄稼汉

别的不说,光是那位姓冯的带头,娶了一位蛮女为妾,甚至朝廷还给蛮女封了名号,就足以给底下的人立了一个无比恶劣的榜样。

在李明还没有离开越巂的时候,他就听说过,不知有多少娶不起妻的穷苦人,跟着兴汉会跑去南中种茶种甘蔗。

娶不起汉女没关系,反正夷女会倒贴啊!

娶妻又娶妾,生儿又育女,生活乐开怀。

当他来到凉州,更是亲眼见到胡女是如何想方设法嫁给那些兵卒武夫的。

毕竟官府的政策推动,再加上这些兵卒武夫的身家,对胡女来说,委实太有吸引力了。

本来李学监也曾恶狠狠地鄙视过,甚至唾弃过这等禽兽乱象。

狄夷,禽兽也。

这不是禽兽乱象是什么?

只是作为大河工坊的学监,官府派两个胡姬过来服侍起居,好让李学监能专心教学,也是很正常的事,对吧?

日久之后,李学监觉得,亲自教化胡女,其实……也是吾辈应当担起的责任。

毕竟真要追究起来,这也不算是冯某人开创的先河。

比如说,伏波将军之后,马腾之父,大汉威侯马超之大父,马平正是身体力行,教化羌女。

这才有了为季汉立下大功的马氏一族。

如果公开指责这个,那不就是打季汉开国元勋的脸吗?

特别还是五虎上将的脸。

这一天的黄昏,李学监遇到了让他心动的牧羊女,再加上胡女久日的腐蚀,他突然想学一学前辈了。

然后牧羊女不但带了一众奴仆牛羊作为嫁妆。

甚至还从族里精心挑选了最美的两个胡姬陪嫁过来。

食髓知味的李学监不由仰天长叹:

汉夷如一,果真德政是也!

“前几天学堂不是来了个新教习么?看到他,有似看到昨日之我,故而今日寻了个机会,与他谈了谈。这才回来晚了,倒是让细君担心了。”

李学监一边和夫人往家里走,一边解释道。

“学堂的新教习?”李学监的夫人眼睛微微一亮,“还是和阿郎有相似之处,想来定是个上好的郎君。”

看到细君的模样,李学监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他摇了摇头,笑道:

“我说的是以前的我,可不是现在的我。那个新教习,虽然不是大家族的嫡系。”

“但他的家族,少说也有五百年传承,比我们蜀地李氏,还多百来年。”

“他虽被流放至此,但初来乍到,身上世家子的那份锐气未消,定然是不可能看得上你们族里的女子。”

同为世家子,李学监自然是最为了解冯传的想法。

李学监夫人闻言,脸上微露失望之色:

“这倒是可惜了。”

然后又释然:

“能让阿郎另眼相看的郎君,想来定是有过人之处,有些锐气,那也是应当的。”

李学监再次摇头笑道:

“不过就是不欲他走弯路罢了,要说锐气,那些青衣郎君,才是真正的锐气逼人。”

说实在话,李明在考课时候,第一次见到“学院四句”时,心神当真是被震得摇曳不止,无以复加。

更让他震惊的是,在他接触到的不少学院学生,有许多当真是以这四句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那种蓬勃昂扬,甚至可以说得上有些狂热亢奋的氛围和状态,有时会让他感到惊惧。

他不知道冯鬼王是怎么做到的。

但他终于知道,在巧言令色,蛊惑人心这方面,此人确实是世间无人能比。

而早年的季汉在丞相诸葛孔明的治理下,吏治清明,官员以临官忘家为耀。

在这两人的巨大影响下,时至今日,季汉从朝堂官府至苍头黔首,皆是意气扬扬。

整个国家呈现出勃勃生机,势不可挡的趋势。

所以他对冯传所说的“大势不可当”之语,乃是真心之言。

既然挡不住,李学监觉得,那就应当顺应大势,方是正理。

反正世家大族,在这方面,也不是第一次了,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