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十二章 炉火纯青(3 / 3)

作品:《奋斗在大明

不过还好。

周梦臣的一千门火炮跟五百辆战车送到了曾铣手中,曾铣非常痛快的下打了下面的一万门定单。不算最开始的一千门。毕竟这门比较小,可以类比戚继光造的虎蹲炮,或许在样式上,形状上有所不同。但是在重量上,威力上,却是一门可以让步卒随身携带,两个人扛着,就能跟上行军的步兵炮。

在对付骑兵上,这门炮发生的霰弹,也非常有威力。

曾铣多出的一千门,准备装备步兵。

不过,说起来大明步卒其实并不是太缺火炮的。样式繁多的火炮,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交给步卒的。曾铣也不过随手为之,凑个整数。

曾铣毕竟是文官,他对下面人的了解还是有些片面的。当这一批火炮在曾铣面前连发二百炮,而不炸膛的消息传来,立即引起了轰动。大明军队里面各种关系枝枝蔓蔓的,什么消息都瞒不过人的。

曾铣下面的榆林,宁夏,甘肃,等镇知道到了。等于整个九边都知道了。

不得不说,天下将士苦火器久矣。

虽然真要说起来火器炸膛死的将士并不算太多,但是这太伤士气了。将士们宁肯上阵被鞑子杀了。也不愿意被手中的武器给炸死了。

武器是将士们在战场之上的依靠。一旦将士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依靠,这太伤士气了。

所以,很多地方将上面发下来的火器封在仓库之中不用。都是觉得手中的刀枪好用,毕竟刀不会跳起来砍了自己。

这也造成一个现象,大明这些年与蒙古交战的时候,发挥作用的大多都是精锐骑兵。火器很早就靠边站了。

并不是将士们不知道火器厉害。只是害怕他们太厉害了。

榆林,宁夏,甘肃等镇还好,他们上面是曾铣。他们已经打报告给曾铣,想要这一批炮。

但是曾铣觉得够了。毕竟而今一切资源都要向复套军事行动而倾斜。这些炮放在战车之上,又不是不能拆下来。等复套之后,这些炮自然要分给各镇,曾铣可不觉得自己能一直掌握六万精锐之师。

这一支军队,到时候已经很解散的。家当也是要分的。

他甚至以此为要求,要求下面各镇派精锐过来,否则到时候分家当的时候,可不要怪他厚此薄彼了。

而大同,宣府,山西,辽东,他们上头可没有曾铣。于是他们纷纷向上司要求这种炮,各级将领,也都与兵部交涉。只是周梦臣都给婉拒了。

而今生产并不稳定,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

周梦臣的小本本上,已经记录了二三百条疑问了。再加上曾铣的订单在前,周梦臣实在没有产能了。扩张产能也不是一两句话的事情。

当然了,周梦臣觉得他一旦解决一系列问题之后,倒是生产这种炮的速度,只会比战车更快。倒是填满九边绝对不是问题。

兵部自然不敢为难周梦臣了。所以将各地的要求都拒绝了。只是这一拒绝,反而弄出事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