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0陪葬女种田记485000(2 / 2)

作品:《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至于买来的这些人,女人在五两银子左右,男人年轻的十两银,中年八两银,既然是买的,那就是奴隶一样的存在,按理说管吃管住已经可以了,但白荷为了激励他们干活,会给予奖金制度,根据每个人的表现,每个月给十个铜板到三十个铜板不等的奖励,毕竟他们也是要生活的。

白荷觉得自己就是开了个公司,旗下有临时工和长期工,这两种工种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约束才行。

卫城和翔子每天都忙活在地里面,柳儿和前头的这些妇人们负责做饭。

白荷本来是想找药农过来种植药材,后来发现时间上不太允许她种植太多品种的药材,干脆就全让种上了蔬菜瓜果这些,这样一来,地里面的事儿她就不用操心太多了,每天就是领着三儿在地里面巡逻,看这些工人们种地种菜。

庄子里养牲畜是为了积肥,要不然那些地的肥料从哪里来?靠从外面买得买多少才是个头儿?

于是农庄这边的家禽牲畜也一下子扩大了规模,猪圈里一下子逮了二十头猪,二十头小牛犊,牛犊养起来,那可是为耕地做准备的,驴子也买了八匹,凑够了十匹,还顺便去了一趟马市,买了五匹马,掏了点小钱将空间的八匹马也立了身份,于是这十三匹马她用三次转到了庄子里。

鸡鸭鹅鹌鹑兔子也都安排起来,每一种都在五十只以上。

如此规模一折腾起来,连翔子都觉得他们家的粮食不够吃了,时不时的都要出去拉一车回来。

毕竟不只是人啊......

1320陪葬女种田记485000

,还有这些动物们,鸡鸭鹅兔子好说,这个季节到处都是草,直接往后山一放,山上野菜都没人挖,草籽虫子都是它们的食物,可省了他们不少事儿,还不担心被人偷,整座山都是他们家的不说,后山是峭壁,也没人能上的来。

照这样规模发展下去,鸡生蛋蛋生鸡,很快就能靠卖鸡卖蛋回本儿了。

为了这些鸡鸭鹅能在固定的地方下蛋,不至于让他们漫山遍野的去找蛋,他们想办法圈出来一个固定的地方给它们活动,区域外是兔子的地方,区域内就是鸡鸭鹅的地盘儿,防止它们飞过去,天上连同果树还织了网,搭建了窝棚,预防天不好的时候,它们来不及转移到山下棚子而淋病。

头一年家里的牲畜都还不大,不能帮忙干活,只能去租牛过来耕地,麻烦是麻烦了点儿,当减轻了这些长工们的工作量,还提高了效率。

来种菜的多数附近村子的妇人们,她们这群娘子军都是按短工来聘请的,不管饭,每人每天两个铜板,但却是八个小时的工作量,下的也都不是体力活,即使如此,也是有的是人来报名,而他们规矩也简单,不要混吃混喝滥竽充数的人,发现一个非但没有钱,他们家的长工也会被撵出去。

长工们找来的短工,不是自家姊妹就是媳妇亲戚的,这连带责任一说,谁还敢瞎凑数偷懒?

毕竟这年头找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这家还管吃送吃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所以人人都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但不代表有人不抱侥幸心理,在翔子果断的开除五个人之后,他们意识到这是来真的,再也不敢造次了。

柳儿拨弄算盘算账,看着这钱像流水一样往外流,就心疼的不行。

白荷还劝她:“因为现在是农......

1320陪葬女种田记485000

忙季节,种子,人工,肥料,租牛的费用,动物们的草料粮食,人的口粮蔬菜,还有买回来这些人一年四季的衣裳,被褥,可不都是花钱如流水了?但到了秋天丰收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花出去的钱总算物超所值了。”

“其实,也不用等到秋天,你看这些菜,还有那些家禽,山上的果树,这不都是净收益?牲畜有公有母,将来还能繁衍出来送到马市上卖,不能光看眼前啊,后期收益多的你看不见。”

主人住的这青砖瓦房格局和唐家村的一样,三间堂屋,东西厢房各两间,唯一的区别是房子比较小,在农庄里单独隔出来了前后院子,院子里小桥流水,养花养鱼,后院儿还整了个荷塘,甚至荷塘那边还有个小桥亭子,美是美的很,也很适合居住,但夏天蛙声此起彼伏,吵的要命不说,还有蚊子!

后院就是荷塘,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艾草熏过能管一个晚上,第二天还得重新熏,可怜每天顶着大包的三儿了。

但小家伙来到这儿撒欢却高兴的很,人多,动物多,味道也是原生态的很,他每天都跟在翔子后面乐此不疲的凑热闹,也不嫌累,看啥都是好奇的,看啥都是稀罕的,就是天天跑来跑去的,人上的肉不见掉,反而更壮实了。

他们又专门买了一头公羊,有了公羊后,其中一头母羊可就怀上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看家护院的土狗,翔子一买就买了六只,因为地盘大,即使有高高的围墙,也需要整天巡逻。

短短一个月,翔子就瘦了十斤,把白荷心疼坏了,想方设法给他补身体。

当然,在这庄子里,他们一家的伙食是单独在小院儿做的,不是柳儿做,就是白荷做。

庄子里的人她从不让他们伺候自个儿一家老小,顶多......

1320陪葬女种田记485000

她忙不开的时候,会让他们帮忙照看三儿,不会让他们给自家洗衣服做饭,他们只要管好买来的那一拨人就行了。

端午节的时候,白荷和妇人们坐在一起包了好多的粽子,每个人至少能领到四个粽子作为节礼。

粽子的花样是南北都考虑到了,两个甜粽,两个肉粽。

包粽子的粽叶是他们专门到附近的河边去采摘的芦苇叶,甜粽里放了红枣花生,肉粽里放的是卤好的肉,大米也是卤汁浸泡过的,香的很,不过她吃不惯,因为她是北方人,所以只是白粽和甜粽,白粽就是什么都不放,蘸点糖吃,就觉得美的很。

这也算是他们庄子头一个节日,节礼四个粽子虽然听起来不多,但每一个都有拳头那么大,还是纯正的糯米包的,味道好不说,里面的料也足的很,吃过的就没说不好吃的。

端午后又忙活了大概半个多月,短工就尽数回了家,长工即使来干活,也不用从早忙到晚,差不多半天时间就搞定了。

禾苗稳定后,又去采买了一万条左右的鲫鱼鲤鱼放到了稻田里。

彼时,算上买庄子,以及前期的这些准备工作,他们已经花了差不多四千两银子。

也难怪柳儿会心疼成那样。

庄子里的账目是她建立的,采用的是后世的复式记账法,左面是借,右边是贷,后面是余额。

这种记账方法清晰明了,现金和银行的日记账也有,什么往来账,总帐,她也按照农庄的管理办法进行了设计。

古代没有银行,她就是银行,柳儿借钱也是从她这儿借,她拿现金账,她自己留着银行帐,里面清晰记录每一次拨钱的数额。

虽然暂时还没有进项,但手里有余钱,他们一点儿也不慌,翔子只要一......

1320陪葬女种田记485000

有空,还会做点儿糕点送到城里去卖,人闲不下来,一闲下来就觉得慌,反倒是卫叔,整天在庄子里转悠,时不时的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只要有什么需要修了,就上材料去做木工活了,尤其那些牲畜家禽的窝棚,都是他靠时间打发出来的精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