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反击(1 / 1)

作品:《坐我车的都是业界大佬

“喷点水上去冷一冷再量,这回尺寸应该在公差范围内了。”大概用火焰烘枪大概烘了那么十分钟,周建福十分自信道。

辅助工听罢立刻便在周建福刚才烘烤的地方用事先准备的好的水浇了上去,烘烤点立刻传出呲呲呲的水蒸气的声音,且冒起了白烟。

大概等了一小会儿,当田双双再次用卷尺测量测得尺寸成绩都合格时,田双双竟是兴奋的直接跳了起来。胡文俊,陈锡建,夏鸣泽等人均是长舒一口气。

以吴菲为首的一票人不敢相信如此高难度的产品就这么搞成功了。要知道为了这个产品,国昌公司一半焊接领域的技术骨干都扑了上来,这么多人都不曾解决的问题却被一个其貌不扬的酒鬼给解决了。

车间内发生了奇葩的一幕,王为民这一票人不曾因为样品试制成功而高兴,而是拿起卷尺等各种测量工具对三号样品再次进行测量,试图找出不合格点来否定样品的成功。

周建福此时已脱下了焊接服,他叼着一根烟背着手来到王为民身后,拍了拍他肩膀道:“有量出不合格的尺寸了吗?”

王为民白了周建福一眼,并未做回应。

“那这位您先量着,不过有个事我得回复你一下,火箭那玩意我没焊过,航母我还真恰巧焊过。”周建福自豪的吐出一个眼圈。

周建福这一席话再是引起大家伙的骚动,而王为民已是满头大汗。

“不用量啦,人家确实技高一筹。虽然这路子野,但是却很奏效。”就在王为民等人还在复测三号样品数据时,黄熙东在一旁缓缓道。经黄熙东这么一说,众人才停手,不再测量三号样品,退到了一边。

黄熙东缓缓来到周建福跟前,以一种敬佩但又带着一种不甘心的语气道:“这位师傅的焊接工艺真是新奇,出手真是不凡呐,该是在焊接行业主持经手了好多项目吧。”

“还行吧,每年差不多五十个项目课题,我干了差不多三十年。”周建福一边抽烟,一边解释道。

“您已经完成了一千五百个焊接项目?”黄熙东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语气道。

“差不多吧……”

黄熙东听罢低头沉默不语。要知道周建福在旅顺船厂所完成的焊接项目数量是黄熙东的好几倍。黄熙东一直仗着自己资历高,经验足,殊不知他和周建福比起来,差的最多的就是经验。

“我早些时候就旅顺船厂的熟人说过,有几个国家特级焊接工程师都有先喝酒再拿焊枪的习惯。军品项目多由这些国家特级焊接工程师来攻关,今天算是领教了。”黄熙东缓缓的评价道。

“献丑啦。”周建福摆了摆手轻描淡写道,似是早就习惯了这种来自行业内专业人士的肯定和赞扬。

黄熙东与周建福简单交流完,便领着自己的人准备离开焊接事业部。

“黄总工,您这就要离开吗?不等一会儿看整体的测量结果吗?”吴菲见黄熙东要离开,赶忙上来打招呼。他当然不希望黄熙东就这么走了,黄熙东这一走等于没人给吴菲撑场面了。

“不用检测了,大多数尺寸都会合格过关的。这个产品在技术上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黄熙东话毕和吴菲再打了个招呼,旋身走向办公大楼了。

在自己公司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直接打脸,黄熙东多少面上有些挂不住,所以他没有过多的停留参与产品的进一步讨论……

见黄总工已无意逗留,吴菲自然也不好留在诺森工位。可就在他和王为民准备离开时,胡文俊却一把叫住了吴菲。

“吴部长请留步。”

“怎么,还有事吗?”吴菲有些不耐烦道。

“按照我们和诺森集团的协议规定。我方一旦完成样品试制,那么需要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及早开始量产交货。诺森集团那边的葛帝恩很快便会签字向我方下发量产订单。”

“有订单,那咱们就努力的去赶交期嘛。这有什么好讨论的?”

“呵呵,吴部长,怪我没说清楚。在接下来的两个月,诺森集团会尽可能的从欧洲向我们转移的订单。而现在诺森项目组的人手和产能是不足的。我建议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从jcf项目抽调人员和设备先赶制诺森集团的订单。”

“胡经理你什么意思?难不成让我们现在去和jcf集团谈延期交货,把产能优先配置给你诺森项目吗?”一听到要占用自己项目的资源,王为民自然是急得跳了出来。

吴菲摆了摆手,皱了皱眉道:“如果这个时候去和jcf集团谈延期交货从商务角度上来说可是会给客户留下很坏的印象,这一点胡文俊你该不会不知道吧。”

“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也时刻谨记吴部长您给我们灌输的理念。您可是一贯主张在业务工作上抓大放小,一切从公司利益最大化来考虑,争取年底我们焊接事业部的销售和利润双增长。现在诺森项目的订单可是jcf项目的两倍,无论是销售产值和利润都远高于jcf项目。两个业务孰轻孰重还请吴部长做决策。”胡文俊一本正经的学起了吴菲的腔调。

“吴部长,我可刚答应jcf下个月开始批量交货,这个时候咱们再去和对方谈延期交货,你让jcf后面还怎么……”

“王经理,我们是在做生意,公司是要挣钱的,我觉得你该以大局为重。吴部长的作风你是知道的,他一碗水端平,不可能因为你个人因素而舍弃公司利益的。”不等王为民抗议完,胡文俊再次打断了他。而胡文俊搬出的词句也都是吴菲的经典“语录”。

吴菲不是傻子,当然清楚胡文俊就是针对他而来。他脸色阴沉的推了推眼镜道:“具体生产和整个部门产能调度最终还得陈部长来拍板吧,我这边最多也只能给出业务上的一些建议。”

“公司说到底还是要经营赚钱的,哪个赚钱多,我们先干哪个。毕竟部门五百号人就是五百张嘴。我的建议和吴部长您之前的主张也是一致的,要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有机会冲更高的销售挣更多的利润我们还是要争取的。当然了,客户那边也是要做好解释工作的。这是我的意见,不知吴部长还有没有别的意见?”陈锡建也是多年的老江湖,那漂亮的话术把球又踢还给了吴菲。

“那我再考虑一下,看如何与客户沟通吧。”吴菲阴沉着脸,半天挤出了一句不温不火的话便离开了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