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校园内的商机(1 / 1)

作品:《坐我车的都是业界大佬

“额,帅哥,不好意思,我是店家给你送外卖的。”听到电话那头年轻而暴躁的声音,胡文俊并没有回骂,而是十分克制理性的回复道。

“送外卖的怎么了?我没付你们钱吗?送外卖就可以一直打电话骚扰我吗?”电话那头的学生仍是十分的愤怒。

“帅哥,你误解了,我并没有要骚扰你,只是这外卖放在门卫已经超过二十分钟,再不拿就要坏了。这烤串还是趁热了赶紧吃的好。”

“我什么时候拿关你屁事啊,你着急的话你送上门呀!我送单地址写的好好的,为什么不送到宿舍楼下下!”

“帅哥,我们也想啊,可学校不让我们进呀。”胡文俊无奈的解释道。

“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话毕,电话那头的学生直接挂断了电话。

“我了个去,这尼玛是不是被几杀了啊,这么恼火,这就直接把电话都给挂了。”胡文俊摇了摇头道。

陈海看了看胡文俊那无奈的样子不禁好笑道:“呵,碰钉子了吧。兄弟,我跟你说现在的学生脾气暴的很。你提醒他拿外卖拿快递,他还嫌你烦。”

到这儿,胡文俊大概明白最近自家的外卖烤串为什么总被投诉了。根本问题就是出在这校门到宿舍楼的最后几公里。以前外卖小哥可以比较随意的进出校园,最起码可以骑着电动车一直到宿舍楼下。学生最多就下个楼取下外卖。这点时间和这点路基本影响不了烤串的品质和质量。

而现在则不同,因为高校普遍执行了外卖骑手不得入校的政策,使得外卖到达学生手中多出了这最后的几百米甚至几公里的距离。这个政策虽然有利于校内安全管理,学生隐私保护,但同时也双向打击了店家和校内学生。因为距离会进一步产生物流时间,时间对于食物尤其是热食的品质影响极大,反过来学生因为吃的不爽反过来则会怀疑店家餐饮打了折扣。

胡文俊又和陈海闲聊了一会儿,原本陈海打算留一下胡文俊,等订外卖的小子过来取餐了,他也好帮着说道说道,不过被胡文俊婉言谢绝了。毕竟这次胡文俊来主要是来找问题的,而不是和单个不满客户讲道理的。给陈海又发了根烟,然后骑上小电动直接回了码头烧烤。

“胡哥回来了啊,找着问题没?”大下午的还没到销售高峰时间,周荣梅坐在店门口,见着胡文俊回来赶忙给开了瓶汽水道。

胡文俊笑着道:“全都弄明白啦。把小黑板搬出来。”

眼见着胡文俊脸上挂着笑意,周荣梅与店里的伙计清楚这二当家的大概是找到了被投诉的症结。于是赶忙配合着拿出了小黑板。

黑板搬到了烧烤店大厅,包括周荣梅在内,烤串的,端盘子的,洗盘子的都坐在了黑板前,只等胡文俊“开讲”。

“这是咱们烧烤店,这是学校宿舍搂,这是学校外围围墙,然后东西南北各一个大门……”胡文俊一边画着简易画一边给大伙做着今天亲自调查后的发现。

与大家伙简单描述情况后,店里所有人都赞同胡文俊的说法,这门卫到宿舍楼最后的距离影响了烤串的口味和品质。这外卖小哥熟悉各个宿舍楼到校门的距离负责任的还不去说它,万一某些外卖小哥不负责任明明宿舍楼离学校北门较近,但是为了跑单效率直接送到南门,不仅仅烤串口味有问题,连到学生还得吐槽店家让自己横穿校园去练步数了。

这还仅仅是正常天气,如若碰上大冬天,大夏天,或者风雨交加的日子,那些外卖就直接丢在开放式的门卫货架上,其烤串的品质可想而知……

找到了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胡文俊当即与大家伙讨论确定了两个改善措施。第一,找外包方增印有码头烧烤字样的塑料袋以方便学生取餐的时候认领不会取错。第二,所有外卖烤串裹上锡箔纸后再放入快餐盒,使其能尽可能的保持温度,让烤串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口感和口味。

“好!搞定了啊!大家伙后面外卖单一定按今天整改的措施执行哈。这大学校门不让外卖小哥进,这困难是明摆着的,所有商家都是一样的。咱们做好咱们的,从校门到宿舍最后的这段距离是挑战也是生意机遇。”在黑板上画好一切,并与大家伙达成一致的改善意见后胡文俊打了个响指,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胡哥,还是你有方法,就跟开大会一样把问题都说清楚了。你黑板上画的也简单明了,让大家伙一下明白这事以后咋处理了。”胡文俊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周荣梅过来给他扇着风道。

“哎哟,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管理经验方法,在大企业干业务做项目的一般都会这么几手。我毕竟在正规国企待了那么多年的嘛,耳濡目染总是吸收了些企业管理的精华部分。今天这事正好对路,所以就用起来跟大家伙一起讨论了下。”胡文俊到不是谦虚,这排查问题点,然后分析,最后进行整改这一套大多数项目经理都能独立运作推行,而他这一手确实还得感谢他的老东家国昌公司。

“胡哥你谦虚了,以前那些餐饮管理培训啥的,我也参加过。大多数都是理论,也没你讲的这么通俗易懂。你啊,就是看的远,想法就是多。像‘校门到宿舍最后的距离是挑战也是生意机遇’这种理念也就你想的出。你就该去大公司,做大生意。呆我们码头烧烤,真是屈才了。”周荣梅语速极快的与胡文俊交流道。

听到这儿,胡文俊突然停下收拾自己的背包,停下了手中的一切……那是一种漆黑的房间内突然亮起一盏明灯的感觉。可以说胡文俊从分析校门到宿舍搂这段距离问题时,他脑海里就隐隐闪现过机遇问题,那是一个项目经理对一门生意的嗅觉,对业务拓展可能性的敏感……

是啊,校门到宿舍最后的距离,是挑战也是生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