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3)

作品:《和反派在修罗场里撒糖[穿书]

对于善款核查不清一事,负责学生会的老师写了说明,张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

有不少关心这件事的同学都去看了,私底下议论纷纷,毕竟学校好久没出过这么大的事了。

还有人为萧淞可惜,家里孤注一掷的送她读书,她是一定不会退学的,可毕竟出了人品问题,日后要如何在长陵待下去?

学校按照少督军的命令,将大家上缴的善款悉数发回,言明上层并不会胁迫大家参与捐款,如果有爱心人士,可以自发去福利院援助。

城府同时也希望家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给超过十岁的孤儿提供简单的劳动机会,军部和秘书处会想办法解决他们的教育和住宿问题。

军部的这一决策,顿时受到了全部学生的拥戴。

就是嘛。

不是不愿意捐款献爱心,只是气不过自己的爱心成了别人可以利用的军功章。

现在钱都发到了手上,大部分家庭富裕的同学也都以自己的名义自发的寄送到了福利院,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对位高权重的人的信任,一旦拥有了这份信任,他们也愿意为桐城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谁想命令下来没多久,坊间就有了传闻。

说姜家焦尾巷新开了一间早餐铺子,里头的服务生都是曾经的孤儿,甚至有那个嚣张跋扈的贾成泽。

谁都没想到,贾成泽这批惹得全城头疼的小混混群体,被姜家给收了。

听说待遇还不错,有工钱还管吃住。

有人为凑热闹去吃早点,发现这帮混混的态度还十分好,干活也相当麻利。

特别的反常往往传播的极快,不出半月,几乎全城的人都知道,贾成泽已经不在城里乱窜找事了,他去给姜家打工,而且身强体壮的,干的还非常好。

光顾金光大饭店的顾客越来越多,人人都说姜老爷心善,给了混混们一条活路,也给旁人省了不少麻烦。

而且姜家这事可是在城府下通知之前就默默做了,更是难得。

一有人牵头,城里的商贾也纷纷赶时髦,开始启用流浪汉伙计,顿时解决了桐城不少的压力。

姜逢木是坐在去疗养院的车上受到系统的奖励的。

姜逢木一怔。

奇怪了,许久不变的好感度居然增加了?

是因为她误打误撞解决了褚沅辰头疼的难题,带动了任用流浪汉的风潮?

车子开进疗养院里头,姜逢木抬腿迈出了车门。

她理了理自己被风吹乱的头发,挎着包往里面走。

这里的守卫已经认识她了,都知道这是老太太的孙女,一见面便笑着打招呼:“姜小姐好。”